不空

2009年03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   查看评论

  不空(公元705-774年),全名为不空金刚,唐代的著名译师,开无三大士之一。他是北印度人(有说他是狮子国人),属于婆罗门种性。幼年时代,他的父亲就去世了,随舅父来到中国。因为他家住北印,所以是从陆路来的。十三岁的时候,礼在中国传密法的金刚智为师。年十五。正式落发出家。初学悉昙章,不空只用了十天就学会了。他的师父感到惊奇知道也将弘大法,就为他授菩萨戒。二十岁时,在洛阳广福寺受比丘戒。其后即专门从事学习。他在学习过程中,其理解和记忆力,均超过常人。宋《高僧传》卷一《不空传》中说他“凡学声明论,一纪之功,六月而毕;诵文殊、普贤行愿,一年之限,再夕而终。其敏利,皆此类也。”不空要求学瑜伽五部三密法,金刚智愿传给他。三年之后,不空准备回印度去学。这时金刚智他求法心切,才向他传授五部灌顶及《大日经》苏悉地轨则等。 
    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金刚智在东京洛阳病逝,不空痛失所依、就遵照其师的遗命,拟去印度和狮子国寻求密法。他率领了一个三十七人的学法团,其中有著名人物含光、慧譬等。先到南海(今广州),再乘船到达诃陵国(今瓜哇中部)。第二年(公元742年)就到了狮子国。当时的狮子国,大乘佛法流行,尤其是密法,盛极一时。不空到达之后,从普贤阿阇黎学十八会金刚顶瑜伽法门毗卢遮那大悲胎藏建立法坛。不空在狮子国,广求密典及诸大乘经五百余部,住了三年。后又游历五印度,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回到中国。在长安净影寺组织译场译经,并设坛灌顶传授密法。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受唐玄宗诏令去河陇,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至武威,十五年(公元756年)回到长安,住大兴善寺。在他之前,有些著名的译师从印度或西域带到中国的梵文经典,都分散存于各寺院。不空经唐肃宗李亨的许可,将玄奘、义净、善无畏、菩提流志、宝胜等入生前存放于各处的梵本,都集中到大兴善寺。他原意是想集中整理。但是不久,遇到唐武宗灭法的会昌法难,大兴善寺被毁,集中在那里的珍贵梵本,亦同遭厄运。不空晚年,曾派弟子含光在五台山修建金阁寺和玉华寺。他于大历九年(公元774年)逝世,终年七十岁。唐代宗封官号“司空”溢名“大辨正”。

 不空虽为印度人,但他幼年时就来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精通梵汉语文。他被尊为密宗大师,又是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师之一。在他的译经条件,远比印度;或西域来华的译人优越。唐代宗赞叹不空说:“和尚久证菩提,入佛知见,所翻经论,皆洞精微”。据《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载,不空的译经有一百一十部,共一百四十三卷。大致可分为五类,即显教类、杂密类、金刚界类、大乐类和杂撰类。兹抄录部分经名如下:

 《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三卷、《金刚顶瑜伽被若理趣经》一卷、《观自在菩萨授记经》一卷、《瑜伽念珠经》一卷、《奇特佛项经》三卷、《观自在菩萨最胜明王心经》一卷、《金刚项瑜伽文殊师利菩萨经》一卷、《普贤行愿赞》一卷、《地藏菩萨问法身赞》、《出生无边门》一卷、《大吉祥天女经》一经、《金刚顶瑜伽十八会指归》一卷、《大孔雀明王经》三卷、《大云请雨经》二卷、《大宝广博楼阁经》三卷、《佛顶尊胜庄严经》一卷、《无量寿如来念诵仪轨》一卷、《佛项尊胜念诵法》一春、《受菩提心戒仪》一卷、《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一卷、《大乘雄生论》一卷、《仁王经》二卷、《密严经》三卷、《仁王经疏》三卷、《金刚顶初瑜伽经中略出大乐金刚萨珐念诵仪轨》一卷、《大乐金刚萨捶修行成就仪轨》一卷、《大才广如来藏经》一卷、《金刚顶瑜伽中发阿祷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论》一卷等。

 从以上经名即可看出,不空虽不排除显教经论,但他毕竞以密典为主。他在唐朝五十多年,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代,他们的国师。据说不空讲求戒律,曾有二千余人从他受比丘戒,被尊为说一切有部戒师之一。从他学密法的人很多,但真正继他后能传五部密法的只有六人,被称为六哲,他们是:金阁寺含新罗(今朝鲜)人惠超、青龙寺慧果、嵩福寺蕙朗、保寿寺元皎与觉超。其中惠果后来密法传给日本的空海,成为日本的一宗派,至今以高野助中心胜传不衰,此外,不空还有一名弟子名慧琳,疏勒人,撰有〈一切经音义〉一百卷,对经论的训诂、正字、考订和辑佚,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收藏 打印文章
近期更新
热点图文
网友推荐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