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圆照

2009年03月21日
点击数:    【字体: 】   查看评论

 释圆照(约7-8世纪),唐代学识渊博的佛教学者。蓝田(今陕西蓝田)人,俗家姓张,生卒年月不详。他年仅十岁,依长安西明寺的景云律师出家。受具足戒后,严持律仪,笃志好学。据宋《高僧传》卷十五说,圆照对《维摩》、《法华》、《因明》、《唯识》、《涅磐》、《中观》、《华严》等经论,都作过研究。此外,他还对儒、墨两家的学说,亦作过探讨。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朝廷挑选德高望重的僧人参加译经事业,他亦是被选定的人物之一。 
 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2一779年),律学界因对戒体的认识不同而发生了很大的争论。当时的律学界是两派,一派是法砺的相部,另一派是怀素的东塔宗,两派各有自己的《四分律疏》。法砺的《疏》被称为旧《疏》,怀素的《疏》被称为新《疏》。两派为戒体争论不休,朝廷就命选大德高僧十四人,集中于长安安国寺,就法砺和怀素两《疏》定是非。圆照作为有名望的学者,被选参与其事。当时代宗命令将两《疏》“定行一家”,即以两《疏》为基础,调和双方的意见,另编一部综合性的《四分律疏》,定名为《敕佥定四分律钞》。经过三年的努力,于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完成了编纂工作,全书共十卷。此书编成,圆照虽不是主持人,但他却起了主要的作用。如宋《高僧传》卷十五说:“照为首唱,诸公和之”。书成之后,又由他抄写上呈。参加编纂工作的十四位僧人,虽然按代宗的旨意编灯一部综合性的《疏》,但是他们仍要求将法砺和怀索的两部《疏》,同时流通,由学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定,在学术见解上,不必强求一致。这个意见,获得了唐德宗的许可。这样,一场由戒体引起的争论风波,才告平息。

圆照是唐代著各学者之一。他的著述达二十多种。其名称及卷数如下:

 《大唐安国寺利涉法师传》十卷、《集景云先天开元天宝诰制》三卷、《肃宗代宗制旨碑表集》二卷、《不空三藏碑表集》七卷、《隋传法高僧信行祥师碑表集》三卷、《两寺上座乘如集》三卷、《佥定律疏一行制衣集》三卷、《般若三藏续古今翻译图记》二卷、《大乘埋趣六波罗蜜多经音义》二卷、《三教法王存没年代本记》三卷(上卷明佛、中卷明道、下卷明儒)、《翻经大德翰林待诏光宅寺利言集》二卷、《再修释迦佛法王本记》一卷、《佛现八相身利益人天成正觉记》一卷、《判才等道场欲受近圆沙弥忏悔灭罪辩瑞相记》一卷、《五部律翻译年代传授人记》一卷、《庄严寺佛牙宝塔记》三卷、《无忧王寺佛骨塔记》三卷、《传法三学大德碑记集》十五卷、《建中兴元贞元制旨释门表奏记》二卷、《御题章信寺诗太子百寮奉和集》三卷、〈贞元续开元释教录〉三卷、《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三十卷。

 圆照的上述著述共二十二部,合一○三卷。从这些著述的标题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位疏经释论的作者,而是一位重视历史资料的史传学家。他严持戒律,道德高尚。所以宋《高僧传》卷十五中称赞他“于律道,颇有功多,肃代二朝尤为杰立”。由此可见他的道德风范,受到朝野敬重。圆寂时,世寿八十二岁。

 

收藏 打印文章
近期更新
热点图文
网友推荐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