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彼佛本愿,我灭度后,
在在所往,常为听法。又我分身,
无量诸佛,如恒沙等,来欲听法。
及见灭度,多宝如来,各舍妙土,
及弟子众、天人龙神、诸供养事,
令法久住,故来至此。为坐诸佛,
以神通力,移无量众,令国清净。
诸佛各各,诣宝树下,如清净池,
莲华庄严。其宝树下,诸师子座,
佛坐其上,光明严饰,如夜闇中,
燃大炬火。身出妙香,遍十方国,
众生蒙薰,喜不自胜。譬如大风,
吹小树枝。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告诸大众:‘我灭度后,谁能护持、
读说斯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其多宝佛,虽久灭度,以大誓愿,
而师子吼。多宝如来,及与我身,
所集化佛,当知此意。诸佛子等,
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得久住。
其有能护,此经法者,则为供养,
我及多宝。此多宝佛,处于宝塔,
常游十方。为是经故,亦复供养,
诸来化佛,庄严光饰、诸世界者。
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
及诸化佛。诸善男子!各谛思惟,
此为难事,宜发大愿。诸余经典,
数如恒沙,虽说此等,未足为难。
若接须弥,掷置他方,无数佛土,
亦未为难。若以足指,动大千界,
远掷他国,亦未为难。若立有顶,
为众演说,无量余经,亦未为难。
若佛灭后,于恶世中,能说此经,
是则为难。假使有人,手把虚空,
而以游行,亦未为难。于我灭后,
若自书持,若使人书,是则为难。
若以大地,置足甲上,升于梵天,
亦未为难。佛灭度后,于恶世中,
暂读此经,是则为难。假使劫烧,
担负干草,入中不烧,亦未为难。
我灭度后,若持此经、为一人说,
是则为难。若持八万,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为人演说,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听受此经,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若人说法,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恒沙众生,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虽有是益,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若能奉持,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我为佛道,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广说诸经,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若有能持,则持佛身。
诸善男子!于我灭后,谁能受持、
读诵此经,今于佛前、自说誓言。
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
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
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
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
能于来世,读持此经,是真佛子,
住淳善地。佛灭度后,能解其义,
是诸天人,世间之眼。于恐畏世,
能须臾说,一切天人,皆应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