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朝圣向导>> 藏经阁>>正文内容

《虛云老和尚文集》

2009年03月11日
点击数:    【字体: 】  
 
共20页 您在第9页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4297个字符


 6虚云和尚述年谱之五
 

  一○二、癸巳师一百一十四岁
  上年冬。水陆道场圆满后。师拟离沪。缁素人士。以胜会难逢。留师继续举行禅七。因玉佛寺向有禅堂之设。宜应良机。重兴禅制。乃由苇舫和尚。及简玉阶。李思浩。赵朴初。李乙尊。方子藩。胡厚甫。张子廉。钟慧成。李经纬。祝华平各居士。一再请求。举行禅七。慈悲法施。而满众愿。师许之。定于正月初九日起七。(一九五三年二月二十二日)至十五日圆满。众犹以为未饫法味。请继续一禅七。复由正月十六日起次七。至二十三日圆满解七。师均有法语开示。
  (下“上海玉佛寺禅七开示”见开示部分,此略)

  【按】临济正宗。大于杨岐会。盛于五祖演。至圆悟嫡嗣为虎丘隆。而隆之嫡嗣为应庵和尚。师为临济正传后裔。今之修塔。亦因缘也。重刻碑文附下。

  1、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

  菩提达磨。壁观少室。斥相指心。号曰禅宗。五传而至曹溪。逮今几五百年。支流繁衍。异人间出。得果得办。前后相踵。如薪续火。可谓盛矣。平江虎丘禅师。讳绍隆。和州仓山县人。生而岐嶷绝俗。九岁谢父母去家。依县之佛慧院。又六岁削发受具。又五岁而束包曳杖。飘然有四方之志。首遇长芦净照禅师。参叩之间。景响有得。因阅圆悟勤禅师语录。抚卷叹曰。想酢生液。虽未能浇肠沃胃。且要使人庆快。第恨未亲聆謦欬尔。于是欲访之。复至宝峰谒湛堂准禅师。准曰。如何是行脚事。师露胸示之。曰。和尚验看。准即打。师约住曰。且莫盲枷瞎棒。准大笑。因留年余。乃谒死心于黄龙。心问曰是甚么僧。师曰。行脚僧。心曰。是何村僧。行甚驴脚马脚。师曰。广南蛮道甚么。何不高声道。心喜曰。却有衲僧气息。师乃喝。退而参堂。度一夏。心甚器重之。每叹曰。再来人也。死心机锋横出。诸方吞焰。非上上根。莫能当。而于师重称赏。众皆侧目。已而趋夹山。见圆悟道隆。牙山遇泐潭干之法子密禅师。相与甚厚。每研推古今。至投合处。抵掌轩渠。或若佯狂。议者谓今之沩仰寒拾也。久之辞去。遂至夹山。会圆悟移道林。师从焉。一日入室。圆悟引教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竖拳曰。还见么。师曰。见。圆悟曰。头上安头。师于此有省。圆悟复曰。见过甚么。师曰。竹密不妨流水过。圆悟肯之。自此与圆悟形影上下。又二十年斧搜凿索。尽得圆悟之秘。师以二亲垂白。归寓乡郡褒禅山。盖修摩耶忉利故事也。继受请住城西之开圣寺。四众翕然归仰。建炎之乱。盗起淮上。乃南渡宣城。士庶素钦师名。为结庐铜峰下。适彰教虚席。郡守李尚书光延师居之。道化益振。四年迁虎丘。尔时圆悟以时未平。泛峡归蜀。曩之辐辏川奔。一时后生。望山而趋。师每登座。从容示露。一味平等。随根所应。皆惬其欲。故圆悟之道。复大播于东南诸方。谓圆悟如在也。居三年。感微疾。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院事。众请于郡。从之。事既。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掷笔坐逝。实绍兴六年丙辰岁。五月甲午八日乙亥也。建塔于山之阳。凡住世六十年。坐四十五夏。度弟子复如等六十人。呜呼。佛法有正派。有旁枝。曹溪之世。衣止不传。虽曰法源入海。汪洋大肆。而西土般若多罗谶记。特在马驹。厥后五宗。惟临济一门。出马祖后。于今最盛。圆悟近代尊宿宗眼。超卓才辩。纵横若麟角独立。而师又深入其室。是可嘉也。林谓道德之重。不待家喻户晓。而知言白云即知为端。言东山即知为演。言虎丘即知为师也。真能寿杨岐光明正大之传。而永临济于无穷者矣。不铭何以诒其后。铭曰。
  于穆初祖 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 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 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 如马之馽 
  大坐虎丘 雷动云骜 
  临济中兴 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 联严龛墓
  有神有天 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 展转流布 
  右碑系宋徐林撰。元至大二年。赵孟頫重书。迨明季。塔渐荒圮。密云禅师修葺之。距今又五百余年。沙石剥落。榛莽阴翳。瞻望祖庭。中心轸结。去岁冬。自京南来。吴会缁素。咸发修塔之愿。共筹工事。遂告厥成。灵藏永固。正法恒明。凡我后昆。尚克歆承。谨录徐碑文。并附述其缘起。
  岁次癸巳后裔虚云谨志

  又师在苏州时。游半塘寿圣寺。礼见元善继师塔院。观血书华严经。及宋濂制赞。并碑文古迹。旋又应南通各居士请。至狼山主法会。各地归依者均数千人。事毕回沪。已夏历三月晦。
  四月。师接北京电促进京。仍住广济寺。各地僧伽代表。亦相继至。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大会议决各要案后。师赴山西大同参礼云岗大石佛。旋请假离京。当道劝往庐山养病。(大会中有提议毁戒者。师诃之。撰文寄慨。)

  2、【附录】末法僧徒之衰相

  俗有言。秀才是孔子之罪人。和尚是佛之罪人。初以为言之甚也。今观末法现象。知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佛法者。僧徒也。非异教也。今因答客问。一发所蕴。
  问。现今更改佛历年月。不用四月初八日为俗佛节。当否。
  答曰。释迦佛的法运。有正像末三期。正法像法各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像时期已过了。末法到现在已经过了九百八十二年了。末者没也。法怎会没得了呢。拥护佛法的人多。佛法就万古长存。事相虽有正像末。但人正则末法时期。也是正法。若自生退屈。则正法时期也成末法。末法经上所说种种衰相。现在都出现了。僧娶尼嫁。袈裟变白。白衣上座。比丘下座。这些末法衰相都出现了。释迦佛的法。到人寿三十岁时。大乘法就灭了。人寿二十岁。连小乘法也灭了。人寿十岁时。只剩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法末之时。佛所说的法。都要灭的。先从楞严经灭起。其次就是般舟三昧经。如欧阳竟无居士。以他的见解。作楞严百伪说。来反对楞严。还有香港某法师说华严。圆觉。法华等经和起信论。都是假的。这就是法末的现象。过去迦叶佛入灭后。诸天把他的三藏圣教。收集归藏。建塔供养。唐时天人与宣律师说。于渭南高四台。暨终南库藏圣迹。均是迦叶佛末法时经像所藏之处。今现有十三圆觉菩萨在谷内守护。至今每逢年腊月。空中有天鼓响。前年中国佛教协会开成立大会。大家议论佛法之灭。是佛弟子自己灭的。政府不管你灭不灭。开会时候。政府派员出席。会中许多教徒纷纷讨论。所谓教徒者。竟提出教中梵网经。四分律。百丈清规。这些典章。害死了许多青年男女。应该取消。又说大领衣服。是汉人俗服。不是僧服。现在僧人应当要改革。不准穿。如其再穿。就是保守封建制度。又说信教自由。僧娶尼嫁。饮酒食肉。都应自由。谁也不能管。我听说这番话。大不以为然。与他们反对。他们对浴佛节。也有不同说法。不承认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我凭法本内传。及摩腾法师对明帝曰。佛以甲寅之岁。四月八日生。此当周昭王二十四年。魏书沙门昙谟最曰。佛以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生。穆王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灭。这样年月。多少朝代都遵奉不改。周昭王甲寅到现今已二九八二年了。现在他们要改为二五零二年。本来孔子老子生在佛后。今他把孔老摆在佛先。我当时在大会上。和他们争论戒律。年号。汉服不准毁。把佛法传入中国的印度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去佛灭的年代还不远。当时白马寺东。夜有异光。摩腾指出为阿育王藏佛舍利之处。明帝建塔其上。佛道角试优劣。摩腾踊身虚空。广现神变。法兰出大法音。宣明佛法。二尊者的智慧神通。难道说不清年月。后来的高僧。如罗什。法显。玄奘。道宣。虽有几种传说。也没有确定改变。及至民国二年。章太炎等居士。在北京法源寺召开无遮大会。讨论佛的纪念日。议决四月初八日为浴佛节。现在世界多用耶历。而政府亦没有叫佛教改用耶历。我主张应用自己的佛历。是与不是。还以遵古为宜。改了不好。而他们硬要把二月八日。四月八日。二月十五日。腊月八日古有的纪念日都不要了。他们不用四月八日作浴佛节。改四月十五才是浴佛节。梵网律属华严时。四分律属阿含时。都要被他们毁了。百丈清规。由唐至今。天下奉行。他们要改。汉朝到今。穿的大领衣也要改。你看是不是末法。因此和他们争论。说你们要改。你改你的。佛是印度人。印度一年分三季。一季四个月。我国一年分四季。一季三个月。我国有甲子分年号。印度没有。所以改朝换代。未免不错乱。故弄不清楚。玄奘在印度十八年。也未曾确定了年代。前人行了一两千年的四八浴佛。腊八粥。一旦改了不方便。我们何苦自己要改呢。我和李任潮商量。说这些坏教徒。要改佛制。政府如不作主。任纵这些教徒乱为。便能使到国际间的佛徒。发生怀疑。政府叫我入京。招待国际佛教友人的。岂由他们乱改佛制规律。李任潮等叫我忍辱。政府见闹得不开交。就问改制的原故。有人说僧尼要穿坏色衣。政府问何为坏色。能法师说。袈裟才是坏色。其他不是。大家听了齐声说。只留袈裟。取消其他。我说能法师说不错。梵语袈裟。华言坏色。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种。并一里衣和下裙。印度用三衣裙就是我们此土的衣裤。此衣裙随身。睡以为被。死亦不离。佛说法在印度。气候暖。中国气候冷。所以内穿俗服。不准彩色。将俗衣染成坏色。如做佛事外搭袈裟。袈裟便不常著。看为尊敬了。宋金元朝代把汉衣改了。僧人至今未改。汉衣成了僧衣。故说这个大领衣。就是坏色衣。若说划清界限。就不要改。若将大领衣改了。则僧俗不分了。就是僧俗界线分不开。政府听我此说。赞成同意我说。并说佛律祖规。不能改动。加以保留。暂告结局。你看这是不是僧人自毁佛法。云老矣。无力匡扶。惟望具正知见的僧伽。共挽狂澜。佛法不会灭的。
  五月。师偕侍者觉民南行。过武汉少住。保通寺住持源成。喜师至。请师主禅七两期。事毕。即取道入庐山。以陈真如居士。已先在匡庐相候也。在庐山住大林寺。
  六月。有数禅人。自云居山来。为师言。日寇中原时。以云居山险峻。易藏游兵。遂将真如寺全部焚毁。今只见毗卢遮那大铜佛。兀坐于荒烟蔓草中耳。师恻然伤之。念云居自唐代元和年开山。历代祖师最胜道场。自道容祖师开山。弘觉道膺继之。其后齐禅师。融禅师。老夫舜。佛印。了元。圆悟。克勤。大慧。宗杲。皆曾任该寺住持。而过化者。有赵州谂。云门偃。古塔主。洞山聪。圆通秀。真净文。居士中如白居易。皮日休。苏东坡。黄山俗。秦少游。吕居仁等。不计其数。以历代祖师道场零落至此。倘不重兴。将湮没矣。遂发愿重修。先请准当道。往云居结茅。居士祝华平等。愿相伴送。师遂于七月初五日入云居山。
  夫云居在庐山之东。占地三百余里。属永修县辖。层峦叠巘。望若插霄。及蹑顶登山。复为平地。群峰环抱。天然城廓。田园陂泽。鸡犬白云。其殿堂楼阁。历代敕建。髹彤绚烂。琳碧精荧。此唐宋最盛时期也。
  九月。粤垣弟子比丘尼数人。闻师已至云居。寻踪往视。舟车水陆。半月乃达。沿西路登山。削壁插天。草深没膝。最狭窄处有不能并马而行者。盘山二十余里。始达石门。豁然开朗。及抵寺。第见断垣残壁。瓦砾荒榛。遇一禅人。问老和尚何在。禅人指示之。则一牛棚也。蔓草支离。积以成壁。鞠躬而入。乍不见人。稍立定。乃见师坐木板榻上。如入定状。师旋开目视之曰。你们何苦。各述悃忱。又曰。我初来此。只有僧四人。本欲结茅同居。不意衲子闻风踵至。不一月已近五十人。牛棚以外。仅有破屋数椽。你们已看到了。既来且奉屈少住数日可尔。牛棚在寺西北角。约半里许。师爱僻静有耕稼意。乐居之。
  十月后。各方僧人日益至。食宿两餐。幸得上海简玉阶居士施资。以度残冬。师于此时。筹划垦荒。开田种植。及修建殿宇等事。
  是冬曲江南华寺请传戒法。


  一○三、甲午师一百一十五岁
  春。师在云居。先计画修造大殿。以毗卢遮那大铜佛。高寻丈。为明代万历年间。圣慈皇太后渗金铸造。旧日殿瓦。以铁为之。因山高风劲。泥瓦则易飘摇也。今欲建殿。应先铸造铁瓦。乃集僧众。具罏锤。自铸之。及铸千僧锅四口。大铜钟二口。是时缁侣云集。已过百人。其中人物。百工俱备。国内外僧俗道友闻讯。时施助净资。有人有土有财。事易举矣。师遂分僧众为二部。能土木工程。修造殿堂者为一部。开垦种植。艺茶竹工又为一部。众皆踊跃从事。夏五六月。首建成法堂一幢。上为藏经楼。置碛砂频伽各一藏。开垦部分。亦开成禾田六十亩。种田博饭。俨然百丈风规。
  秋七月。新建僧寮。楼上下二十余间。以安僧众。又重新建窑厂。(烧砖瓦用)溷厕。碓坊等。次第落成。而师仍居牛棚中。南华寺方丈本焕。太平莲社比丘尼宽定等六人入山礼师。见有破钟一口。在草地上。以问师。曰。“此本山古物也。名自鸣钟。历代有祖师到此。钟皆自鸣。日寇焚山时。楼火。钟坠地而裂。今将复合矣。”众验之。见裂痕自下而上。其上端有自然修补复合之痕。师曰。“俟其复合至钟口。当复悬之。”又领各人巡山。见竹林茂密。其地产黄精。葛。茶。及大杉树。银杏树甚多。师指一树曰。“此无心白果也。”剥而视之。果无心者。本焕等住十日。师削竹禅板数具。磨光之。亲选择。题名。以赠粤港诸弟子。
  冬十一月。师所住牛棚被焚。众劝师移住新建楼房。师曰。“我爱其古雅也。”仍缚茅编竹。照旧造成居之。是年北京屡有电至。聘师北行。以老病难行。却而未往。岁暮起禅七一期。

  (一)【附记本年三月发掘地宫事】

  三月初十日上午。因重建大殿。先将瓦砾除去。集百人之力。将大铜佛移开。下为石座。中有地宫。发见青石碑三块。(碑文另录)石盒一方。函盖无损。考之。其一为宋代绍兴辛酉。法如禅师刊石。其二为明代万历壬辰。洪断禅师刊石。石函中。藏有镇座法宝各物。

  (二)碑文 

  1、(其一)
  云居山真如禅院重建大佛宝殿地宫铭
  建炎中。胡骑入寇。遂渡江。虽凶焰煽□。山中幸免其祸。绍兴初元。群盗蜂起。九江海昏。皆为所据。而兹山遂遭焚荡。靡有孑遗。时住持悟禅师。避地往浙右。王师既振。群盗扑灭。悟禅师留天台不归。阅三年。山中住持者更四代。既去留不常。亦未暇兴建。风雨无蔽。安众不过六七十人。法如绍兴四年。奉命承乏。四方禅侣。幸不我弃。服勤而共住者常三百人。而缙绅檀越。亦加外护。因得随缘建立。五七年间。所谓寝堂。方丈。法堂。香积厨。云会堂。皆遂落成。又化檀越三十名人。率钱二十万。共建大佛宝殿。其高六丈有奇。其深广称是。雄伟壮丽。有增于旧也。将塑立尊像。先筑坛座。其下有所镇。谨奉铜像一躯。佛牙一枝。并舍利笺檀贮以宝匣。而藏于佛座地宫之中。粗记岁月。勒铭于石。而并藏之。庶几未来劫中。有如佛图澄发临淄石下旧像石。露盘者知今为 圣宋十叶中兴辛酉岁也。其铭曰。 
  常寂光土 前后际绝 
  成住坏空 是谁起灭 
  起灭惟真 随缘兴废
  其址坚牢 全归实际
  十身调御 当处出现
  稽首瞻仰 日面月面
  埋藏不得 显示无方
  当机荐取 顶门放光
  亿万斯年 吾铭或出
  若遇知音 还同今日    

  2、(其二)
  万历壬辰二十年春。予至山。有发僧戴明贤逝寂。遗徒二三人。固守寒岩。因思云居为江右首刹。何期废之榛莽。喟然叹息。久之。遂立誓闭户三载。跪讽华严。而僧不足半百。欲发心兴复。即化丹阳蒋墅檀越贺学礼学易学仁共建大殿。未几闻于朝。上遣官施金。建藏经阁。方丈。天王殿。钟鼓楼。三门伽蓝。祖师真君。龙神祠。斋堂。厨库。茶寮。养老。延寿。旦过。退居。知恩斋。皆遂落成。蒙上复铸度金千佛毗卢像。甚奇伟。丙午间。又化金坛余玉立缪希翁。丹阳贺学仁等施金铸释迦像。高丈六。皆雄丽。而四方法侣。亦不我弃。众常盈四五百。饮啄同时。其田产茶园炭山竹木数数蓄置也。将安立佛像。先筑坛座。座下有所镇。有华亭尚书陆公。号平泉。此老百岁。意常护持兹山。施古慈氏一躯。金瓶。盛原地宫中。舍利。加以宣铜盒。佛顶珠。梁公砚。藏于佛座地宫之中。铭于石。以记岁月。庶未来劫。知其因。为大明万历丙午岁也。而亦仿法如禅师佛图澄事迹云。 铭曰 
  真如非相 法尔随缘
  生灭兴废 觌体湛然 
  唯斯二者 天人总致
  但能领略 虚空落地 
  于新古刹 辛苦万端
  患难虽多 三宝消归 
  我愿坚常 明安钳记
  历代古今 始终坚固 
  光境交辉 无前无后
  当人洞明 法身甲胄 
  未来劫中 奇遇知音
  吾铭斯曾 继往贻来
  因缘果熟 优钵华开
  赐紫中兴云居第一代比丘洪断记    

  3、(其三) 谨示
  云居开建已千年 久废基存草莽间
  发心创造非容易 木灰砖瓦运转难
  劝请后来修补护 万古流芳续哲贤
  明因识果高著眼 身后定生极乐天
  洪 断述    

  4、(其四)
  自我创建数十年 大死三翻又一翻
  跛足千里求布施 受尽饥馁对谁言
  惊恐多般不辞苦 淋漓舡舟波浪寒
  后来若有损坏者 地狱三途苦万般
  钦依赐紫五处开山中兴云居 第一代比丘  洪 断述

  镇座物品计开
  两寸高铜弥勒佛像一尊  小铜香炉一只      两寸圆铜镜三只
  一寸花边形铜镜一只  大明通用铜钱四十八枚  明万历净水磁碗一只
  圆形水晶石一颗     降香一它        长方形石砚池一只 
  小长圆形石砚池并盖一套 大明圆形铜盒一只
  小金瓶子一只(内贮(︽舍利子(五花石)二颗、珠珍二颗︾)小金顶珠子一只)粗麻石盒并盖一套
    
  5、(其五) 诗二首
  登山有感
  夙志云居选佛场 登临风雨倍凄凉
  当年有客开高厚 此日无人到上方
  太史碑横芳草蔓 头陀路滑藓苔苍
  碧溪明月知多少 古木萧萧挂夕阳

  畅述本怀
  诛茆劈棘构禅栖 首尾相将十载余
  病骨扶筇程万里 柔肠结屋几千回
  披云蹑磴穿峰顶 破浪中流堕石矶
  三自轻生生不泯 殷勤留与后贤知
  洪 断识︽以上二诗于旧大殿佛座下掘出︾    

  6、(其六) 木牌一方
  余自辛卯冬寓匡山归宗。受本山耆宿。并修江熊护法请主斯席。时衲子辈数常不下千指。苦堂舍无所容。加以风雨摧剥。佛殿斋厨。余亦为之新。因移像座于地中。发出古渗金像一躯。舍利。炉瓶。梁公砚等。并诸缘老宿偈铭。仍命安地中。予因此亦以少记岁月。盖厨库始于丙申。自春徂冬。佛殿乃丁酉成。厨库落成。在己亥春也。住云居嗣临济第三十三世东吴沙门晦山戒显识。

  右文二章及诗二首乃旧大殿佛座下掘出并掘如下各物
  古铜钱四十四枚 古铜镜三只 铜烛台一对 古香炉一只
  瓷钵一口    渗金佛像一尊(约三寸高)大小砚盘各一个
  瓷葫芦一个   瓦盆一个  古碗一只
  师于建造藏经楼时。将石函各物。安于佛座下。添入铜弥勒佛像一座。及玉章一枚。以保存而铭敬意焉。


  一○四、乙未师一百一十六岁
  春。建造堂宇。日益增加。香积厨。五观堂。库房。客堂。禅堂。等处。陆续告成。
  夏。北京佛教协会开扩大会议。师未暇前往。
  秋。各方衲子。又多来数十人。其中有未具戒者。乞师传戒。师以为此时传戒。未甚方便。然为成就发心人起见。又不得不有所衡量。乃定为只就本寺现住之未受具者传戒。不许向外宣扬。先行呈明当道。及佛协会准许。定于十月间传戒。冬月十五进堂。议才定。各省名山大刹。及静室庵堂。僧众来山求戒者蜂涌而至。初仅百余人。后来陆续而至者及三百人。连本寺原住僧伽合共几五百人。不特食宿无著。而且照管困难。恰于此数月间。沪上天主教堂出事。佛教青年会出事。金刚道场亦出事。更重大者。甘肃省政府电致江西省政府。称有外道头目。窃穿僧服。前来云居求戒云云。师闻此。不得不慎重防范。而地方治安机关。亦与师商讨。协力维持。是时求戒者已入山。拒之有违佛制。纳之则实难安容。因此依梵网经《自誓受戒方便》为之说明十戒。具戒。三聚戒。等法。经旬疲劳。唇焦舌敝。(详附录法语及文钞中)劝令各自回山。依照戒期。自誓受戒。事后。仍给度牒。仅留百人。如法入坛。一场哄动。及告结束。而师以法缘障碍。时耿耿于怀也。戒期满后。起禅七一期。
  是年开田种稻梁者。已及一百四十余亩。其他栽茶果等树甚多。变荒芜为熟地。而觊觎者至矣。地方机关以开辟荒地增加生产为名。在本山设立农林处。将寺外一带果树及耕植地。划为该处范围。师初犹隐忍之。及后并将师所住牛棚亦圈入之。逐师移出。师遂将前后情形电告北京。旋奉院令。著该地方机关克日交回师所住牛棚。及各垦地。由寺管理。地方下级机关虽不敢不遵。而从此衔恨。谓师恃上级势力压抑地方机关。多生阻力。魔事起矣。
  是时诸方衲子。拨草瞻风。亦日益加众。已近千五百指。新建房舍。不敷居住。暂盖茅蓬以收容之。千里远来。寻师问道。昕夕不遑。为节劳计。众议请师每日定时方便说法。师许之。乃于闰三月十一日起。在经堂方便演讲。其中有援引古典。而涉及近事者。有远数诸方而近及本山者。有开示法要而例及俗情者。甚至今昔世变。个人经历。田园琐事。无所不谈。弟子按日笔录成帙。因摘要撮录于年谱中。以其关于人事多而理论少。所以别于法语也。分录如左。

【附录】戒期开示

  1、此次传戒缘起(自誓受戒)乙未十月云居山真如寺
  此次本山惊动各省各处及诸山缁素佛子。不辞辛苦。跋涉长途。或为求戒。或为成就助道而来。但是这里是个茅蓬。诸不如法。照顾不周。不免要使诸位动念。关于此次传戒一事。尚有多人未明底细。今将情由讲给诸位听听。请不要烦恼。不要误会。
  此处为祖庭道场。是一名胜古刹。有典籍可考的大祖师。在此宏法者有数十位。自宋。元。明。清。以来。迭经兴废。抗日战争时。遭兵火焚毁。殿堂屋宇。百无一存了。虚云去年在北京办和平法会及佛教协会毕。南来匡阜养病。因审云居法窟。荒废已久。不忍名胜湮没。遂兴谬想。于是请准政府。拨草登山。目击劫后遗基。丛生荆棘。只剩铜佛二尊。观音菩萨一座。埋于草莽之中。不禁感伤堕泪。即就破烂牛屋。略事修葺。随便藏身。意在保守古迹而已。未计如何施设也。孰料未及半载。诸方衲子。瓶钵遥临。住不肯去。事成难题。若不招待。情固难却。如若接纳。食宿无著。不得已。共同芟蔓辟荒。不辞艰辛。谋衣食住。同甘共苦。备极勤劳。有诸未进具者。屡请说戒。恳祷至再。勉应之曰。“传戒要经政府批准。方可举行。”嗣经请准。即告大众曰。“现得政府许可。开一方便短期。单为本山几个新戒。不是图热闹。切不可向外通信。谓此地传戒。倘若外处得知涌来。食宿无著。招待不下。我原为养病。来此结茅蓬。并不是来此大开期会。”不料有几位多事者。私自向外通信。亦有几位云水来往者。可能在外说出。致使四方询问。有几百封信。又不能打妄语。回信乃说因食宿困难。未有向外通知。只为原住新戒。开一方便短期。高旻寺有些人来信苦求。人情难过。只得批了几个小字。“如必要来。要有当地政府证件。否则勿来。”可能因此张扬出去。    

  2、外来者不得参加之原因
  今诸位既已远道而来。如不说出此中情由。怕你们误会。本来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对我们传戒打七。讲经说法等事。是许可的。即此次传戒。亦已陈明政府及宗教事务处与佛协会等。均蒙准许。为什么现在外来的。又不得参加呢。食住困难。且置不说。恰遇沪上天主教堂出了事情。此系外教。今且不说。又上海佛教青年会。素来是以弘法利生自命的。这次亦出事情。此系居士。又复不说。说到出家人头上。金刚道场。亦相继出事。对这些事实。诸位触目寒心不寒心呢。又闻昨由甘萧省电致江西省政府。谓彼地有外道头。隐在佛教。已来云居山。清浊分不了。便会因一人害多人。如是等事。关系甚大。安可不防。       

  3、开自誓受戒方便
  诸位此次既因不明了本寺传戒情由。贸然前来。又因碰著上海发生那些事情。故只好原道请回。这样说法。想诸位听了一定烦恼。但我亦终究不忍诸位徒劳一遭。早年我办戒期。都是五十三天。今因生产事忙。日期减短些。原定十月十五进堂。冬月十八圆满。共三十二天。现复因诸缘不凑。再缓期半月。定为冬月初一进堂。仍是十八圆满。今特为外来的新戒开一自誓受戒的方便。望外来诸位欢喜照行。虚云生平。本最不满于滥设戒坛。滥传戒法者。每见有些传戒之处。形同买卖。不问坛场和尚及阿阇黎等是否如法。三数日甚或一日便毕三坛。四处卖牒。美其名曰寄戒。不知律仪为何。对此等稗贩如来者。便觉痛心疾首。为甚现在又开自誓受戒呢。       
  考受戒有受佛戒与受僧戒之分。出家五众。在佛菩萨前。法师为启请三白。领受十无尽四十八轻菩萨戒。在家二众。受六重二十八轻菩萨戒。是为佛戒。以菩萨已忘我故。在佛菩萨前领受。(但求受菩萨戒者。须自审是否已经忘我)比丘在僧中礼请十师。白四羯磨。领受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受三百四十八戒。是为僧戒。以声闻未能忘我故。须有十师证明。菩萨戒本说。“若千里内。无能授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自誓受戒。而要见好相。”又华严经偈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欲求忏悔者。端坐念实相。罪业如霜露。慧日能消除。若六根清净。则戒相成就。”故菩萨戒若千里内无授戒师。是可方便的。若千里内有授戒师。亦不许开。今各位不远千里而来。是已生至重之心。虚云也不是想僻说戒。实因障碍因缘而已。故此是可开自誓受戒方便的。至于僧戒。本来要眼观坛仪。耳听羯磨。才得受戒。故定从他受。不开自誓。然诸位此次皆是发殷重心跑来本山求戒。戒坛也看到了。十师也认得了。我每天讲受戒法则也听到了。虽未正式登坛。但诸位各回本处自誓。我在此地作法。遥为回向。虽未算如法。也不为草率从事了。且增一阿含经说。“诸佛常法。若称善来比丘。便成沙门。”虚云安敢自比于佛。但今既碰著障碍因缘。万不得已而权施方便。诸佛于常寂光中。或能默许。但诸位要知道。若无特殊因缘。是万不能开方便的。虚云业障深重。你们要我说戒。我不是想不说。只因你我往因差错。以致今朝诸缘不遂。你们请回去。可各就本处寺庵净室。至诚礼佛。虔求忏悔。仍按本寺所定日期。初一开坛。初八沙弥戒。十四比丘戒。十六燃香申供。十七菩萨戒。十八圆满功德。如是礼忏。须虔诚恳切。如见好相。即为得戒。请师长上人证明。许为本坛戒子。照发戒牒。但毗尼威仪。规矩法则。切须自行习学。今为诸位开此方便。实在不得已而为。古人说。“宁可将身堕地狱。莫将佛法作人情。”虚云今日如此作为。纵堕地狱。尚属小事。若诸位不肯留心。不能如戒行持。则盗佛形仪。妄称释子。唯为一纸戒牒。徒挂空名。则日后之果报。不可言说。是为极苦。各宜慎重。    

  4、衣  钵
  衣钵乃受戒正缘。今将衣钵名相。略与诸位说之。七众受戒衣式不同。大分之有缦衣三衣之别。缦衣者。梵语钵吒。此云缦。缦者漫也。谓通漫而无条相之衣。亦名礼忏衣。原为沙弥。沙弥尼之衣。但曾受三归五戒之优婆塞。优婆夷。及曾受菩萨戒之在家二众得披之。然唯听作诸佛事。及礼忏之时披著。除是之外。一切时中。若居家。若出入往返。皆不得著。若诣庵寺当以囊盛之随行。如在家宅。可以挂置净处。三衣者。一五衣。二七衣。三大衣。律制比丘比丘尼应畜三衣。坏色割截缝成长短条堤之相。喻如田畔之畦。能贮水养嘉苗而资形命。表法衣之田。润以四利水。增长三善苗。以养法身而资慧命。是故僧云福田僧。衣云福田衣。五衣者。梵语安陀会。此名作务衣。亦名下衣。亦名什作衣。纵五条。横一长一短。割截而成。原是比丘。比丘尼三衣之一。凡寺中执劳服役。路途出入往返皆披之。七衣者。梵语郁多罗僧。此名入众衣。亦名上衣。纵七条。横二长一短。割截而成。是比丘比丘尼常服衣。凡礼佛。忏悔。诵经。坐禅。赴斋。听讲。安居。自恣。乃至一切集僧办事皆披之。大衣者。梵语僧伽黎。此名杂碎衣。谓剪碎缝成。条相多故。是比丘三衣中之最大者。故名大衣。凡升座说法。半月布萨等时。当著此衣。此衣有多种不同。上中下各有三品。下三品者。谓下下品九条。下中品十一条。下上品十三条。此三品皆两长一短。割截缝成。中三品者。谓中下品十五条。中中品十七条。中上品十九条。此三品皆三长一短。割截缝成。上三品者。谓上下品二十一条。上中品二十三条。上上品二十五条。此三品皆四长一短。割截缝成。此等衣皆应用熟苎麻布缝制。不得用绫罗绸缎纱绢等物。更不可绣佛像在衣上。有人绣千佛于衣上。号为千佛衣。亵渎实甚。本来佛弟子对佛像。只能恭敬顶戴。怎可把佛像在自己身上颠三倒四。甚至压在屁股下呢。所谓千佛衣者。是指如上三衣。佛佛道同。千佛相传。都是一样。并不是绣千佛于衣上。谓之千佛衣。又印度气候暖。比丘三衣及下裙外。无别衣服。故衣裙常不离身。睡则为被。死亦不离。中国气候冷。比丘内穿圆领衣服。只作佛事时才搭袈裟。因此袈裟便不常披。但如出界外。亦应随身携带。离衣是犯戒的。至于沙弥沙弥尼衣式。按萨婆多毗婆沙论云。“沙弥得蓄上下二衣。一当安陀会。一当郁多罗僧。令清净入众及行来时著。”又根本部云。“沙弥受缦条衣。若年满二十。可授近圆。师为求三衣钵具。”毗婆沙所言当者。非同比丘五条衣一长一短。七条衣二长一短。割截缝成田畦之相。但受持借五七之名。缝成不用五七之相。仅是无条相之缦衣。至近圆时。师所求者。方是割截条相。然其间亦可少设方便。按律制度。沙弥约有三种。一者年七岁至十三岁。名驱乌沙弥。初小儿出家。阿难不敢度。佛言若能驱乌者听度。故名驱乌沙弥。二者十四岁至十九岁。名应法沙弥。谓正合沙弥之位。以其五载依佛。调练纯熟。堪能进受具戒。故名应法沙弥。三者二十岁至七十岁名名字沙弥。以其本是僧之位。以缘未及。且称沙弥之名字。故名名字沙弥。若驱乌及应法沙弥应披无条相之衣。以其未属僧位。若名字沙弥年满二十以上。决志登三坛戒者。则非局于单持沙弥行法。不过渐次升进。不躐等级而已。所以可权许受持田相之衣。惟不听著僧伽黎。
  又附此谈谈。比丘戒本来要年满二十岁才能领受。但有未满者。佛听从出世日算至现在。以闰年抽一月。以大月抽一日补之。故满十八岁便可受具。又凡事要在人格上看。勿过拘执。古来的大祖师未拘在年龄者也不少。
  具者。梵语尼师坛。以名随坐衣。又名敷坐衣。又名衬足衣。即如塔之有基。受戒者之身即五分法身之塔。以五分法身。因戒生故。此具七众皆可持之。
  钵者。梵语钵多罗。此云应量器。谓体色量。三皆如法故。体则铁瓦二物。不得用铜木等制成。色则用麻子杏仁捣碎。涂其内外。以竹烟熏治作鸠鸽孔雀色。所以熏治者。以夏天盛物不馊。不染垢腻故。量则上钵斗半。中钵一斗。下钵五升。此乃姬用斗。若准唐斗。上钵一斗。中钵七升半。下钵五升。此钵准出家二众受持。
  此三衣钵具。是出家二众受戒之正缘。资身之急务。必须自己置办。若借若无。并名非法。准律明条。皆不得戒。
    
  5、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约略说说。你们要留心谛听。佛法之要。在于三无漏学。三学之中。以戒为本。良以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若能持戒清净。则定慧自可圆成。佛所制戒。以要言之。大分三种。(一)在家戒。谓五戒八戒。(二)出家戒。谓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三)道俗通行戒。谓菩萨三聚戒。
  今诸位欲求受戒。首重行愿。行者行持。即依戒而行。愿者发愿。即四弘誓愿。行愿相资。方成妙用。佛制戒律。无非使众生断除习气毛病。令止恶生善。背尘合觉。故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由是戒故。佛法得以住世。僧伽赖以蕃衍。
    
  6、戒法戒体戒行戒相
  戒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之分。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那之六法戒。沙弥沙弥尼之十戒。比丘之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之三百四十八戒。出家五众菩萨之十重四十八轻戒。在家二众菩萨之六重二十八轻戒。及一百八十四种羯磨。三千八万无量律仪等。皆名戒法。
  戒体者。当受戒时。领纳戒法于心胸。于身内即生一种戒体。此体虽非凡夫可以见闻。然一生之中恒常相续。有防非止恶之功能。是名戒体。戒体的优劣。在于受戒时发心的高下。故求戒者。当先明白发心。心分下中上三品。(一)下品心。于正受戒时。以智狭劣。誓愿不广。或心散乱。缘境不周。但得戒相守持。无克发体功用。是为下品心。即得下品戒。(二)中品心。于正受戒时。心缘一切情非情境。但于所缘境上。仅能分断诸恶。分修众善。唯欲自脱生死。全无度生誓愿。是为中品心。即得中品戒。(三)上品心。于正受戒时。心心相续。见境明净。遍缘法界一切情非情境。于此境上。能发决定大誓愿。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是为上品心。即得上品戒。所以要得受上品。当发上品心。
  又当受戒前。应先究心缘境之宽狭。然后才可以立志高远。见相明白。若不预先深究。法相尚且虚浮。怎能得受上品戒。甚或戒全不发。则虚受费功。徒劳一世。大须留意。
  缘境虽多。不外情与非情两种。情境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如人类鱼虫鸟兽等。非情境就是一切无生命的矿植等物。如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草木房舍。衣药用具等。众生造恶。皆因迷著前境。如见财物起盗心。见美色生淫念等是。但恶业固由境起。善业还从境生。境是制戒之所依。亦为发戒之正本。如淫杀等依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境而发。盗妄等依情与非情境而制。其戒亦依情与非情境而发。是故森然有境。皆是制戒之本。发戒之因。若能兴广大慈护之心。遍缘如上情非情境。于此境上发如上三大誓愿。与彼戒法相应。领纳在心。尽寿护持。是即上品戒体。
  戒行者。得戒体已。于日用中。动静云为。任运止恶。任运修善。顺本所受。不越毗尼。则世出世间。一切行门。无非戒行。并非离一切行外。别有所谓戒行者。
  戒相者。即佛所制诸戒。于一一戒中。有持犯不犯之分。有轻重开遮之别。持者以顺受体为名。分止持作持。犯者以违受体为名。分止犯作犯。止持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戒体。禁防身心。不造诸恶。是名止。止而无违。戒体光洁。顺本所受。是名持。持由止成。即非法恶业。不当行即不行。是名止持。作持者。勤策身口意三业。修习戒行。有善起护是名作。作而如法。顺本所受戒体是名持。持由作成。即如法善业。当行即行。是名作持。止犯者。痴心怠慢。行违本受。于诸胜业。厌不修学。是名止。止而有违。反彼受愿。是名犯。犯由止成。即胜业当行而不行。是名止犯。作犯者。内具贪瞋痴慢我见等毒。鼓动身口。违理造境。是名作。作而有违。污本所受。是名犯。犯由作成。即恶业非法不当行而行。是名作犯。其他轻重开遮等。各须研习律藏。现在不能细说。此等名为戒相。
  上来所说。虽分四种。其实是一。轨凡从圣。名戒法。总摄归心。名戒体。三业造修。名戒行。览而可别。名戒相。由法成体。因体起行。行必据相。当知戒相者。即是戒法之相。复是戒体之相。又是戒行之相。盖法无别法。即相是法。体无别体。总相为体。行无别行。履相成行。是故行人最要深研戒相。此所谓戒相者。即是律中所明持犯等相。持犯等相虽多。不出心境。盖恶业。非境不起。非心不成。善戒也是非境不发。非心不生。故南山律师说。“未受已前。恶遍法界。今欲进受。翻前恶境。并起善心。故戒发所因。还遍法界。”是故得戒者。即翻无始恶缘。俱为戒善。变有漏苦报。即成法身。诸位发心受戒。于此须善用心。    

  7、大小乘戒之同异
  戒本有大小二乘之分。菩萨十重四十八轻戒为大乘。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弥。沙弥尼十戒等为小乘。然虽小乘。若受戒者发上品心。即得受上品戒。此上品戒体。与大乘三聚戒体相当。如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即摄律仪。用智观察。即摄善法。无非将护。即摄众生。故小乘亦通大乘。所谓内秘菩萨行。外现声闻相是也。然声闻戒本为制身不犯。菩萨戒则为制心不起。故于结犯大小各有不同。十诵律等结犯不约心论。须动身口。方成犯戒。此是正小乘戒。四分律结犯则约心论。若以后念还追前事。即成犯戒。此是通大乘戒。菩萨戒最重约心。结犯。微纵妄心。即为犯戒。此是正大乘戒。故大乘初念即犯。四分次念乃犯。十诵等要动身口才犯。此等分齐。不可不知。
    
  8、三归五戒
  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故三归五戒。对于在家出家。皆极重要。(惟淫戒。在家戒邪淫。出家全戒淫。须善分别。)三归者。一归依佛。二归依法。三归依僧。
  一。归依佛。佛者梵言具名佛陀。华译“觉者。”所谓“觉者。”就是觉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灭之因果关系。更在那无限复杂之因果事相中。发见此因果的必然秩序。如发现十二因缘之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的必然序列等。从而证悟了事理的真相。为悲愍众生未明此真相。致沉沦生死苦海故。以无数方便。引导众生。循著那必然的理则来改善生活。纠正思想。轨正行为。使之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便叫觉者。然则佛所觉悟之真理是什么呢。无上觉道。本不可以言说形容。且略举一义说之。所谓诸法缘起性空。诸法者。一切事物。缘者包括亲因助缘。缘起者。诸法生起。是假众缘和合而成。如稻谷是种子。田地。肥料。雨露。阳光。人工等众缘和合而生。性者。或言体。谓诸法体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恒不变。不待众缘和合的意思。空者切不可误会空无所有。只是说。无论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众缘和合。本无所谓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既无永恒不变的固定体性。佛法就名之曰空。故西天十四祖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又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即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所以佛说空。并不是说一切事物空无所有。而是说其没有永恒不变的各别体性。所以佛法并不是什么造物主。而是发现一切事物生灭相续底理则的哲人。也不是什么神。而是充满大悲心。愍念众生苦难。以无我的精神。为众生谋福乐的伟人。他一生之中。化导众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净。舍迷归觉。未曾少有休息。
  二。归依法。法者简略言之。指事物的真相。和行为的正轨等而言。行为的表现。关系于人类的道德。行为邪正。善恶乃分。但善恶之判。每因各人之立场和观点不同而异。故欲得道的确实标准。必须按一切因果事相中的必然理则来权衡。也即是说要依照客观现实的发展规律来判断。如昔日印度社会分婆罗门族(梵志。)刹帝利族 (王种。)吠舍族(商贾)和首陀族(农人)四姓。其阶级与族籍制度之分极严。贫苦大众都被压迫得透不过气来。过著非人的生活。但大家都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释迦牟尼佛于雪山成道后。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了知缘起性空。有情机会均等。一切都可以成佛。得出了四姓平等的确切结论。喻如众流入海。无复河名。于是力主平等。严斥阶级。这就是以事理的真相。来作道德标准的例证。
  三。归依僧。僧者梵言僧伽。华译和合众。多人和合共处。志同道合。同修自利利他之行者。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9、十戒具戒三聚戒
  上来略说三归五戒。现在说沙弥。沙弥尼十戒。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及菩萨三聚净戒。十戒具戒多属自利。惟求自己解脱。故不必燃香表示。菩萨戒多属利他。准备拾身救世。故先须燃香供佛。出家沙弥。沙弥尼。得预戒品。须内修慈和。外著缁衣。与世俗异。居止行动。皆尚威仪法则。勤学沙弥。沙弥尼律仪。慎莫放逸。 
  比丘应常行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应常行三百四十八戒。禁防三毒。调伏七支。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毒者。贪瞋痴。七支者。即身口七支。身三支谓杀盗淫。口四支妄言。绮语。两舌。恶口。三千威仪者。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各具足二百五十戒。共成一千威仪。过去具足。现在具足。未来具足。是为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者。于身口七支。各具足三千威仪。而成二万一千。于贪瞋痴及等分(以贪起。余二随起。瞋痴亦然。故曰等分。)四烦恼中。净无毁犯。是即八万四千细行。言八万者。举其大数。
  关于戒律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向诸位说明的。戒本中有自手掘地。及自手绩纺等戒。我们现在耕田织布。是不是犯戒呢。我们要知道。佛所制戒。有性戒。和遮戒两种。首篇波罗夷罪是性戒。此是根本戒。犯者不通忏悔。其余大都是遮戒。犯者可以忏悔。又有轻重开遮等别。研寻律藏便知。性戒者。体是违理。无论佛制与不制。若作均犯罪。如杀盗等是。遮戒者。佛未制前造作无罪。自制以后。若作方成犯。如掘地纺织等。佛所以制遮戒。有各种原因。都是因地制宜。因事制宜。或因时制宜的。如掘地纺织等戒。是因避世讥嫌而制。因当日印度社会。以乞食乞衣。一心修道为出家人本分事。若自己营谋衣食。便招世讥嫌。佛因之制此等戒。但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各处不同。必须因地因事因时以制宜。决不能墨守绳法。故五分律中。佛说。《虽我所制。于余方不为清净者。则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于余方必应行者。不得不行。》故当日百丈祖师。以中国与印度。环境不同。已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美举。佛如降生此时此地。决不会制掘地纺织等戒的。所以我们耕田纺织。并不是犯戒的事情。望诸位于修持中。切不可废劳动。于劳动中。也不可忘修持。两者是可以兼行并进的。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受持遮戒。贵在遵循如来制该戒之本意。不在于死守条文。若得佛意。虽与条文相违。亦名持戒。若不得佛意。虽遵守条文。亦成犯戒。但亦切不能以此藉口。而将如来所制戒律。一概抹杀。各宜深入律藏。神而会之。菩萨戒者。总摄为三聚。一摄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摄众生戒。一。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此聚止即是持。作便是犯。顺教严护。慎而不为。二。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身口意善及闻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等。皆究竟修。此聚作便是持。止即是犯。顺教奉修。永不退悔。三。摄众生戒。亦名饶益有情戒。谓无生不度。以四无量为心。四摄为行。四无量者。谓慈悲喜舍。慈能与乐满。悲能拔苦尽。喜谓喜庆众生离苦究竟。乐法满足。舍谓令众生行佛行处。至佛至处。方生舍心。四摄者。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摄者。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因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观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示现。使同其所作而沾利益。由是受道。此聚作即是持。止便是犯。又菩萨发心时当发四弘誓愿。(一)众生无边誓愿度。既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即须断除我爱。殉己为众。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苦为苦。常行慈悲。等施普度。如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众生无量劫来。流浪生死。皆因烦恼未断。烦恼由根本发生枝末。重重无尽。所言根本者。谓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由此出生懈怠。放逸。嫉妒。障碍。昏沉。散乱。谄曲。诳妄。无惭。无愧等无数枝末。但烦恼虽多。总不出我法二执。众生不达缘起性空的道理。妄执此身心以为实我。分别诸法以为实法。由是为因。妄受生死苦果。是故世尊方便设教。应病与药。说无量法门。对治众生无尽烦恼。我们应该依教修持誓愿断之。(三)法门无量誓愿学。菩萨为普利有情。一切世出世间。无量法门。均须习学。故菩萨应向五明中求。五明者。一声明。明言语文字者。二工巧明。明一切工艺。技术算历等者。三医方明。明医术者。四因明。明考定正邪。诠考真伪之理法者。即所谓论理学。五内明。明佛法之宗旨者。故无论世出世法。科哲等学。均是菩萨所应学处。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故此不是闭起眼睛。盘起腿子。才算修行。运水搬柴。锄田种地。乃至穿衣食饭。痾屎放尿。都是修行佛法。出家人并非闭门造车。死守一法的。(四)佛道无上誓愿成。佛道者。梵语名菩提。又译曰觉。觉者自性灵觉也。此觉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本自圆成。个个不无。诸佛圣人。示生世间。作人天之导师。后世之模范。指示众生。若离妄想执著。即可成佛。六祖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我们应该舍迷归觉。誓成佛道。弘者。深也。广也。深则竖穷三际。广则横遍十方。誓者。自制其心。愿者。志求满足。菩萨当发如上誓愿。不怖不退。不动不摇。尽未来际勇猛勤修。虚云不过秉宣佛制。教诫后来。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为汝等得戒本师和尚。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阇黎。一生补处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过去七佛及一切诸佛为尊证。十方菩萨为引礼引赞及为汝等同学伴侣。我虽受请。但为汝等教诫法师。故曰秉戒和尚。
    
  10、结 劝
  临期入坛。当受戒时。汝等各须虔礼诸佛菩萨。慈护加被。诸天龙神。监坛护戒。我为汝等作法回向。汝等应各在本处。清净三业。披沥一心。二六时中。如法礼忏。当勇猛精进。慎勿贪眠好吃。自致失利。又不可辛苦太过。以致生病。可以调适端坐。所“端坐念实相。”实相即本心。本心即佛。如妄念不生。则戒净。戒净则定生。定生则慧发。佛说一大藏教。即戒即定即慧。若得其本。则不患其末。诸位如能依此而行。即不失为本坛戒子。亦乃不负我所期望。唯愿大众。共奋勉之。外来的明天欢欢喜喜回去。各自修行。

  11、【附录】答客问二则
  是月岭南梁翰昭居士入山。请师开示历来禅净之诤。师告以无二之旨。复为答问二则。附录如左。

  (1)禅宗与净土
  因客问参禅不及念佛。永明寿禅师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如五祖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乃至雁荡僧为秦氏子桧云云。
  答曰。楞严经文殊菩萨选圆通。说偈曰。《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又从“多门”中。肯定耳根圆通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指出《自余诸方便。皆是佛感神。即事舍尘劳。非是常修学。》对念佛三昧乃云。《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永明禅师有禅净四料简。其文曰。“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无禅无净土。铜床并铁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近世修净土人。多数固执四料简。极少虚心研究圆通偈。而且对四料简。也多误解的。不独辜负文殊菩萨。而且带累永明禅师。终于对权实法门。不能融会贯通。视禅净之法。如水火冰炭。虚云对此。不能无言。考寿祖生于宋代。是余杭王氏子。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说。“吴越钱氏时。为税务专知。用官钱买鱼虾放生。事发当弃市。吴越王使人视之。曰。“色变则斩。不变则舍之。”已而色不变。遂贷命。因投四明翠岩禅师出家。衣不缯纩。食无重味。复往参韶国师发明心要。 上智者岩作二阄。一曰。“一生禅定。”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乃冥心精祷。得诵经万善阄乃至七度。”他是宗门下法眼禅师的第三代。著的书很多。如“心赋”和“心赋注”是讲明心见性的。“万善同归”是讲法法圆融的。“宗镜录”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日本人分佛学为十三宗。中国人分为十宗。“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浅深。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致误入歧途。平生说许多话。未曾说过宗下不好。他既是从宗门悟入的。何以又弘扬净土呢。因为大悟的人。法法圆通。参禅是道。念佛是道。乃至如我们劳动掘地也是道。他为挽救末法根劣的人。故弘净土。他是净土宗的第六代祖。一生赞扬净土。寂后人人尊重。在净慈寺建塔纪念。“佛祖统纪”又说。“有僧来自临川。曰。我病中入冥得放还。见殿室有僧像。阎罗王自来顶拜。我问此像何人。主吏曰。杭州寿禅师也。闻已于西方上品受生。王敬其人。故于此礼耳。”中国佛教徒。以冬月十七日为弥陀圣诞。所据是何典章呢。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在西方过十万亿佛土。谁人知他冬月十七日生呢。这原是永明禅师的生日。因为他是阿弥陀佛乘愿再来的。所以就以他的生日。作为弥陀诞辰。
  四料简一出。禅净二宗。顿起斗争。净土宗徒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单修禅宗。生死不了。单修净土。“万修万人去。”又参禅又念佛。“犹如戴角虎”“无禅无净土”是世间恶人。净土宗徒。以此批评禅宗。至今闹不清。屡说参禅之弊。又引证“戒禅师后身为苏子瞻。青草堂后身为曾鲁公。逊长老后身为李侍郎。南庵主后身为陈忠肃。知藏某后身为张文定。严首座后身为王龟龄。其次则乘禅师为韩氏子。敬寺僧为岐夫子。又其次善旻为董司户女。海印为朱防御女。又甚而雁荡僧为秦氏子桧。居权要。造诸恶事。此数公者。向使精求净土。则焉有此。 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则展转下劣。即为诸名臣。亦非计之得也。甚哉西方之不可不生也。”云云。我认为修行人后身。“展转下劣。”在人不在法。唐僖宗时。“颖州官妓口作莲花香。蜀僧曰。此女前为尼。诵法华二十年。”诵法华经而转世为妓。不可谓法华误之。犹参禅人后身。“为常人。为女人。为恶人。”亦不可谓参禅误之。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难道观音应身也是“展转下劣”么。阿弥陀佛化身。为永明禅师。永明禅师后身为善继禅师。善继禅师后身为无相居士宋濂。善继在苏州阊门外半塘寿圣寺。血书华严经一部。他的弘法事业。比永明禅师退半了。宋濂为臣。不得善终。则又不如善继禅师。难道可以说阿弥陀佛也“展转下劣”么。禅宗的泰首座。刻香坐脱。九峰不许。而纸衣道者能去能来。曹山亦不许。净土行人亦常以此批判禅宗的不对。没有审察到这种批判。原出于九峰和曹山。这正是禅宗善知识的正知正见。应当因此注意禅宗。何反以之低估禅宗呢。我们现在谁能坐脱立亡。我们连泰首座纸衣道者都不如。而敢轻视禅宗么。我认为宗下有浅深。显教密教有顿渐邪正。念佛也一样。禅之深浅。区别起来就多了。外道。凡夫。小乘。中乘。大乘。都各有各的禅。中国禅宗的禅。是上上乘禅。不同以上所举的禅。但末世行人参禅。确实有走错路的。无怪永明四料简中所责。惟我平常留心典章。从未见到四料简。载在永明何种著作中。但天下流传已久。不敢说他是伪托的。他所诃责“有禅无净土。”难道禅净是二吗。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但今人却必限于念佛为净。参禅为禅。昔日我佛逾城出家。“入檀特山修道。始于阿蓝迦蓝三年。学不用处定。知非便舍。复至郁头蓝弗处三年。学非非想定。知非亦舍。又至象头山同诸外道。日食麻麦。经于六年。 八日明星出时。廓然大悟。成等正觉。乃叹曰。“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其时那里来的禅和净呢。以后说法四十九年。都未究竟。至拈花微笑。付法迦叶。亦未说出禅字。禅是最上一乘法。犹如纯奶。卖奶的人。日日加了些水。以至全无奶性。学佛法的人。也如纯奶渗了水。永明看到便对渗了水的禅说。“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并不是说纯奶的禅“蹉路。”永明禅师上智者岩。作禅净二阄。冥心精祷得净阄。乃至七度。若禅是不好的。他决不作此阄。若净是他本心所好的。则他必不至拈至七度乃决。且永明禅师出身禅宗。是法眼宗第三代。那里会自抑己宗。说禅不好的道理。参禅的方法。要看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其目的只求明心见性。后人参禅违此方法。得些清净境界。通身轻飘飘的。一下子就开静。自以为有功夫了。其实滞于阴境。却不知一念缘起。无生。怎能向百尺竿头进步。永明因此说。“阴境忽现前。瞥尔随他去。”倒不如念佛老实可靠。但他也不是说光念佛就能“万修万人去。”要有净土。才能去见弥陀。若以“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为可靠。这又打错妄想了。楞严经阿难白佛言。“自我从佛发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无劳我修。将谓如来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岂释迦佛威神不可恃。不能惠我三昧。而弥陀佛威神却可恃。却能惠我三昧耶。念佛决定比妄想三毒五欲等事好。如做好梦。醒来精神愉快。做恶梦醒来情思抑塞。所以瞎打妄想。不如一心念佛。如能法法皆通。则是最高尚的修行。“有禅有净土”如虎本有威。再加二角。更加威猛。为师作佛。理所当然。至于无善根者。不信禅。亦不信净。糊里糊涂。则“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了。我平生没有劝过一个人不要念佛。只不满别人劝人不要参禅。每念楞严所指“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而痛心。故把四料简的意旨。略加辩说。希望一切行人。不要再于四料简中。偏执不通。对禅净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负永明禅师了。


  (2)【附录】善继禅师血书华严经赞有序

  上人善继。严持梵行。欲求无上真如之道。尝自念言。华严大经。实中天调御第一时所说一乘顿教。最为尊胜。欲爇松为煤。入以香药。捣和成剂。以书此经。而彼松煤者。假物所就。具黑暗相。有染白法。欲煆汞为丹。承以空露。研润如法。以书此经。而彼汞丹者。炫耀可观。能盲人目。非助道者。欲椎赤金素银。廉薄如纸。复粉为泥。以书此经。而彼金若银者。虽曰重宝。外尘为体。初不自内。以是思惟。身外诸物。若胜若劣。若非胜非劣。若一若多。若非一非多。皆不足以称此殊利。维我一身。内而心肾肺肝。外而毛发肤爪。资血以生。资血以长。资血以至壮老暨死。是则诸血。众生甚爱。如梵摩尼一滴之微。莫肯舍者。我今誓发弘愿。于世雄前。以所难舍而作佛事。从十指端。刺出鲜丹。盛于清净器中。养以温火。澄去白液。取其真纯。蘸以霜毫。志心善写。满八十卷。尊阁半塘寿圣教寺。昔者乐法比丘。当无佛时。欲闻佛语。了不能得。乃信婆罗门言。以皮为纸。以骨为笔。以血为墨。愿得一偈。况今百千妙颂十万正文。不止于一。纵捐躯命。以报佛恩。无足为异。于血何吝。惟愿法界有情。或见或闻。证入杂华藏海。证入杂华藏海已。即得六根清净。得六根清净已。即得自性清净。得自性清净已。即得四天下微尘刹土中。一切众生皆悉清净。无相居士未出母胎。梦异僧手写是经。来谓母曰。吾乃永明延寿。宜假一室。以终此卷。母梦觉已。居士即生。今逢胜因。顿忆前事。于是亲爇五分妙香。香云轮囷。结为宝网。遍覆经上。乃复合爪向佛散华作礼。而称赞曰。杂华净智海。九会之所说。一音所演唱。十处放光明。信解行证门。总摄无复余。如是具五周。如是辩六相。如是分十玄。妙义皆充足。以至四法界。二十重华藏。无边香水海。浮幢刹重重。教条有差别。性相了无碍。圆融与行布。非异亦非同。一可为无量。无量亦为一。重重无有尽。是为功德聚。如来最上乘。龙宫所秘藏。上人出身血。严饰书此经。于一滴血中。普含十方界。于一一界中。普现光明台。于一一台中。普成狮子座。于一一座中。普见分身佛。如上无数佛。皆具大威德。眉间白毫光。遍满一切处。共宣大乘法。闻者应解脱。譬如日月王。照三千大千。悉见种种色。法能破暗故。譬如大海洋。一平乃如掌。无丘陵堆阜。法能平等故。譬如阳春至。大地尽发生。诸根各萌芽。法能沾溉故。譬如梵志梦。一梦千劫事。不过刹那间。法能融摄故。譬如子忆母。未见心已至。形神皆两忘。法能无离故。譬如黄金色。金色不相分。金亡即色空。法能不二故。譬如石性坚。初不从外得。石性自圆满。法无修证故。能如斯见解。见经不见血。若加精进力。见佛不见经。及至成道已。见性不见佛。我性如虚空。了无能见者。无见中有见。全体即呈露。苟执于所见。亦非我本性。见见二俱泯。此为真见见。真见复何有。性本无物故。一心归命礼。祇夜以为赞。诸妙楼阁门。弹指一时启。
  无相居士金华宋濂拜赞


  一○五、丙申师一百一十七岁
  春。师兴建大殿。天王殿。虚怀楼。云海楼。钟鼓楼。及各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师之重建云居也。其规模采取鼓山。南华。云栖。各殿宇图式。因其地而变化之。盖寺之前为明月湖。形如圆月。广及百亩。每初日出。金光荡漾。注射台殿。旧有石坊。师因湖之北地。建三门。进为天王殿。再进为大雄宝殿。后为法堂。及藏经楼。度过园林。便见龙珠峰。其气脉固甚正也。此中路殿堂。已完全落成。今继续建造者。其东为亚部寮。报恩堂。客寮。云厨。斋堂。晒场。后为延寿堂。祖堂。其西部为如意寮。西归堂。往生堂。功德堂。上客堂。维那寮。禅堂。监值寮。再后为方丈。关房。大小房舍。已成十之七八。全寺围以岩石罗汉垣。其庄严闳丽。亦足与南华称伯仲也。东坡有言。云居为冠世绝境。大士所居。其中湖开明月。潋滟寺前。三面平田。四山带砺。岩恋盘曲。宛若莲瓣矗抱。师自癸巳入山。仅及三载。佛国楼台。从新涌现。渐复唐宋旧观。此固师之道德足以感动龙天。而众缘成就。实有不可思议者。本年春夏间。住众及二千指。其中有专门建造人才。有农林学者。所以一切工程。一切耕植。收效宏速。
  师近来兴建祖庭。不印捐册。不事攀缘。而缘法自至。亦有不可思议者。即如此次重兴云居。十方善信。皆愿随喜。群情踊跃。姑举一二事言之。师之弟子宽慧。闻将建大殿。在港发起一药师法会。竟以万金至。北美侨商婺源詹励吾居士。向于师未谋一面者。亦以万金至。上海吴性栽居士。于本年冬自香港北行。入山礼佛。由张公渡登山。以道路崎岖。发愿修路需十万元。现已著手修理。以布施广。故收效速也。师向建大小梵刹。不下数十。其来也。以一拄杖入山。厥功告成。亦只携一拄杖下山。今师重兴云居。若有神助。此后二三年间。万善同归。四事供养。愿师其“居之安”乎。
  秋九月。重浚明月湖。及疏导青溪。掘出一巨石。字迹漫漶。稍有可认识者。此盖佛印了禅师。住持本寺时。东坡入山访印公。曾于溪边共坐此石。后建桥纪念。名为谈心石。佛印桥。今师浚河修桥。将此石置之桥亭。存古迹也。并系以诗曰。
  坡老崇佛夙愿深 寻山问水去来今
  青溪桥畔谈心石 谈到无心石有心
  昔日金山留玉带 钝机偶滞故缘情
  云来卷出谈心石 为筑溪桥记姓名
  是年冬。四众二百余人。计开水田一百八十余亩。旱地七十余亩。所收稻谷。四万五千余斤。杂粮两万六千余斤。及竹器茶叶银杏笋干各项。均有收入。此后积极开荒及造林。可住五百众矣。腊月初七起禅七两期。曲江南华寺。广州六榕寺。长汀定光寺。宁化法轮寺。均请师传戒法。

 7虚云和尚述年谱之六

共20页 您在第9页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4297个字符
上一篇:《妙法莲华经》[ 03-11 ]
下一篇:《金刚经》[ 03-12 ]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