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朝圣向导>> 讲经说法>>正文内容

太虚大师文集:优婆塞戒经讲录

2009年06月23日
点击数:    【字体: 】  
 
共8页 您在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352个字符


          太虚大师文集:优婆塞戒经讲录 六

三种菩提品第五
  
    三种菩提,即声闻、缘觉及诸佛菩提,此品宗旨,在从三种菩提中辨出诸佛菩提为最胜。
  
  戊三 别策胜愿
  
  己一 辨胜策发
   
  庚一 辨三种菩提策发
   
  辛一 善生问
       
  善生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菩提三种:一者、声闻菩提,二者、缘觉菩提,三者、诸佛菩提。若得菩提名为佛者,何故声闻、辟支佛人不名为佛?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以何缘故不名为佛?若一切智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一切智,复以何故不名为佛?言一切者,即是四谛。』
       
  三种菩提,即文中所讲声闻、缘觉及诸佛菩提。证声闻菩提即阿罗汉果,证缘觉菩提即辟支佛果,此二虽得解脱生死而不得谓无上菩提;要得诸佛无上菩提,才是真正菩提。辨明三种菩提,须舍劣取胜。此品仍由善生问,佛答,本经各品皆然,如金刚经为须菩提问、佛问之类。问意:以声闻闻佛说四谛法之声而证阿罗汉之果,缘觉由观察因缘而觉悟,同得一种菩提,何故声闻名为声闻,缘觉名为缘觉,均不名佛?若觉法性名为佛者,声闻、缘觉亦觉法性;若一切智名为佛,声闻、缘觉亦知一切法,何故不名为佛?以四谛即摄一切法──苦集摄世间果因;灭即解脱生死而证涅盘,道即达涅盘之方法,则摄出世果因──,何以声闻、缘觉不名为佛?以上有三种问意,盖欲起佛说三种之差别也。
  
           
  辛二 如来答
         
  壬一 就所问三义答
           
  佛言:『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得,一者、从修而得。声闻之人从闻得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从思惟已少分觉故,名辟支佛;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足,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足,故得名佛。』
           
  声闻须从佛闻法而得菩提;缘觉不必闻佛说法,即以思惟而得菩提;如来无师,从修而得一切觉悟,乃成无上菩提。所以菩萨发心修行,虽亦藉佛所说法为方便,而由离言妙悟,不同声闻之拘执法相;菩萨了诸法性空,由修遍觉,辟支佛只有少分觉,未为深广圆满;真要得一切智,须以无师智离一切语言文字修证而得。佛又能为一切众生之机说法,亦非声闻、缘觉所能。所觉法性,有总相、别相之分。达五蕴和合空无人我为总相智,辟支佛以自思惟亦只了总相,了别相则五蕴之法一一皆空,无有自性。此既从修而得,一切言语文字皆无所用,以无分别而证知者为妙智,故名为佛。以一切法为所缘境,而佛智缘之无不圆满。此佛境界,非声闻、缘觉仅于所缘知其总相者所堪比,以彼不具遍正觉故,不名为佛。
         
 
  壬二 别增举八事辨
  
  『善男子!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如彼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声闻、缘觉虽断烦恼,不断习气,如来能拔一切烦恼、习气根原,故名为佛。善男子!疑有二种:一、烦恼疑,二、无记疑。二乘之人断烦恼疑,不断无记,如来悉断如是二疑,是故名佛。善男子!声闻之人厌于多闻,缘觉之人厌于思惟,佛于是二心无疲厌,故名为佛。善男子!譬如净物,置之净器,表里俱净;声闻、缘觉智虽清净而器不净,如来不尔,智器俱净,是故名佛。善男子!净有二种:一者、智净,二者、行净。声闻、缘觉虽有净智,行不清净;如来世尊智、行俱净,是故名佛。善男子!声闻、缘觉其行有边,如来世尊其行无边,是故名佛。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如来具足智因、智果,是故名佛。』
  
  一、
      恒河、为印度最大之河,香象、为最大之象。此譬以恒河水喻十二因缘生死流转大河,以兔喻声闻,以马喻缘觉,以香象喻佛;三兽虽同渡河,而唯象达河底。二、声闻、缘觉仅断烦恼,不断习气,如兔马勉强渡河而不彻底,佛则彻底,断其根本。三、疑为六根本烦恼之一,烦恼疑障善法使之不生;无记疑如地球为多少微尘所成,有多少斤两,声闻、缘觉不须明白,而佛则悉知之,所谓佛于恒沙世界一滴之雨,皆知头数。四、声闻从佛闻声得悟生空而不愿多闻;缘觉虽以思惟而悟生空,亦不愿多所思惟,唯佛则于山河大地微尘草木无不了知,于闻、于思心无疲厌。五、智慧喻物,身心喻器。声闻、缘觉之身心,为业报所成,故须灰身泯智,方得无余涅盘,有余身心则非究竟清净。六、声闻、缘觉习气未净,所以身心有时于行不净,佛则无不清净。七、声闻、缘觉其行自利利他,俱有边际限量,佛则俱无边际限量。八、佛于最后一念,能断二障,智障即所知障,解脱障即烦恼障,前障菩提,后障涅盘。智因、即菩提心等,智果、即佛果。
  
 
  壬三 广明佛功德辨
       
  癸一 总示佛功德
       
  『善男子!如来出言,无二无谬,亦无虚妄,智慧无碍,乐说亦尔,具足因智、时智、相智,无有覆藏,不须守护,无能说过,悉知一切众生烦恼起结因缘、灭结因缘,世间八法所不能污,有大怜愍,救拔苦恼,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身心二力悉皆满足。』
  
  此总示佛功德智慧。无障碍乐说、即随意所说。了知一切众生心行,即因智。知一切时,为时智。知一切因相、果相、差别相等,为相智。三业清净,全无过失,故不覆藏守护。结、即烦恼,起结、即起烦恼,灭结、即灭烦恼。八法: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八风。于众生之大苦恼、能怜愍之。十力:一、知是处非处智力,即知事理是非之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众生心性之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所至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四无所畏:一、说一切智无所畏,谓大众中作狮子吼,我为一切正智之人,无怖心也。二、说漏尽无所畏,谓说我已断尽一切烦恼。三、说障道无所畏,谓说烦恼等障法,无有怖心。四、说尽苦道无所怖畏。佛能在大众中作狮子吼:言我为一切智者,断尽一切烦恼,能说起何业、得何果,及知苦之灭尽;由此四无畏,能于大众中分明决定而说,毫无怖畏。大悲不必待缘,众生信与不信,佛亦无喜与忧。因此身心二力,皆得充满。世人言:有志者,事竟成。但初发菩提心,虽有大悲救他之志,尚无其力,故须精进培养成身心二力。
  
 
  癸二 别显身心力
       
  『云何身力满足?善男子!三十三天有一大城,名曰善见,其城纵广满十万里,宫室百万,诸天一千六十六万六千六百六十有天。夏三月时,释提桓因欲往波利质多林中欢娱受乐。由干陀山有一香象名伊罗苯那,具足七头,帝释发念,象知即来,善见城中所有诸天处其头上,旋行而往。其林去城五十由延,是象身力出胜一切香象身力。正使和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其力唯敌佛一节力,是故身力出胜一切众生之力。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如来心力,亦复无边。是故如来独得名佛,非二乘人名为佛也。』
 
  三十三天、为欲界第二天,其顶之城,名善见城。释提桓因、即三十三天之天主。波利质多树、义为香遍树,为树中之王。干陀山、即香树山。伊罗钵那、即热臭树而大。所有诸天、即一千六十六万余天,俱能变化,随意大小,可处香象之显上。由延、又谓由旬,正译踰缮那,印度三十里之数。即合如是香象一万八千之力,仅敌佛之一节力。以世界无边,众生亦尔,形容佛心力之无边。
       
  
  癸三 列举诸德号
   
  『以是义故,名无上师,名大丈夫,人中香象,师子,龙王,调御示导名大船师,名大医师,大牛之王,人中牛王,名净莲华,无师独觉,为诸众生之眼目也。是大施主,是大沙门,大婆罗门,寂静持戒,勤行精进,到于彼岸,获得解脱。』
 
  人天师中,佛为无上,故名无上师。能调御众生,故名大丈夫。能渡一切众生到道岸,故名大船师。能医一切众生心病,故名大医师。人比常牛,故佛比大牛王。一切清净,故名佛净莲华。菩提树下无师独悟,故为无师独觉。能指示众生觉路,故为众生眼目。为一切施,故是大施主。沙门、为出家之通称。婆罗门为清净之裔,佛为出家之最极清净者,故称大沙门、大婆罗门。身心清净,故名寂静。能止恶行善,持戒不退,勤行精进,故得竟解脱也。
 
 
  癸四 结非声缘比
           
  『善男子!声闻、缘觉虽有菩提,都无是事,是故名佛。』
  
  声闻、缘觉都无上述佛之功德,故惟有佛得名为佛。
  
  壬四 结在家菩萨胜
   
  『善男子!菩萨有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分别如是三种菩提,是不为难;在家分别,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此中仍警策在家菩萨,环境恶劣,甚难辨识如是三种菩提。
 

共8页 您在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4352个字符
上一篇:太虚大师文集[ 06-18 ]
下一篇:虚云大师:禅净何争[ 06-23 ]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