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邢台元代古刹天宁寺重修中 千年风采再现指日可待

2012年11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  
 

邢台千年古刹天宁寺重修中(图片来源:燕赵都市网)

大殿顶部的木质结构(图片来源:燕赵都市网)

邢台天宁寺是河北省仅存的两座元代建筑之一,天宁寺俗称西大寺,邢台名刹。位于旧城的西侧,与开元寺东西相对,始建于唐,元代重修。据史料记载,元代天宁寺被称为巨刹,名“大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2011年邢台市文物管理部门开始对天宁寺进行重修。

2012年10月24日下午,记者来到天宁寺重修现场,四周搭起了高高的脚手架,天宁寺大殿的东墙和北墙原来的土坯应经被拆下来,大殿内的木质框架依然耸立,在大殿的北面几个工人正在脱土坯。记者顺着脚手架的梯子来到大殿的顶部,木质的斗拱依然结实如初,每个木材上都有编号,以便将来拆下时再按照编号恢复原样。

“这些土都是原来的土坯粉碎后制成的,研究怎么做土坯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做土坯的一位师傅说,这些土和现在的土不一样,而且脱土坯的活现在会做的人也不多了,这些土坯能够屹立700多年而不倒,说明土质不同。据工人师傅介绍,整个大殿的重修采用“以旧修旧”的方法,尽量保持天宁寺的原貌。

邢台天宁寺作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价值颇高,现存前殿是邢台市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古建筑,也是河北省目前仅存的元代建筑,其金顶琉璃瓦的建筑规格在邢台绝无仅有。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邢台天宁寺是佛教曹洞宗的重要活动场所。在宋金时期因政权交替,战火不断,导致邢州一带,“千里萧条,为之一空,城中才百余家,皆以土塞门,穴地出入”,更为可惜雄伟壮丽的天宁寺古刹遭受到连年兵火的摧残。

在元代,天宁寺经过虚照禅师的修复,恢复了大唐初期的莲花塘上最具特色的水殿,经过历时的几多演变,保留下来的只有现在的大殿。其主要遗存是板瓦,少见的大瓦,垂脊上是琉璃瓦,左绘龙,右绘凤,椽子最长的三米五,斗拱有六七种样式。是邢台市元代政治家、邢州五杰之一的刘秉忠出家之所。

按照重修方案,所有砖瓦、木材全部拆下,整理编号,能用的重新利用,不能用的照原样定制,再一件一件装上。按照规划,天宁寺的其它建筑也将逐渐复原,周围建起公园。不久的将来,天宁寺将再现往日的辉煌与荣耀。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