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剧《月照西廊》在京举行剧本研讨会(图片来源:凤凰网)
2012年8月27日,电视剧《月照西廊》在京举行剧本研讨会,该剧编剧祝广仁、导演孙树培及制片人、出品人和湛能法师、剧评人、审剧人等有关专家共同出席。研讨会上,编剧和导演首先陈述了创作理念,之后各方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中肯、鲜明的意见,为剧组的剧本创作和日后的拍摄工作拓展了思路。
编剧祝广仁:历史人物故事也应具有可看性
研讨会一开始,编剧祝广仁首先讲述了他在创作剧本时的思路与困难。电视剧《月照西廊》讲述了中国佛教禅宗大师,唐代高僧慧能的传奇一生,祝广仁表示该剧剧本三易其稿,但是仍有不完善的地方,希望与会专家能够提供修改意见。他说:“慧能作为历史人物,在刻画时人物性格怎样能够丰满,突出传奇性,但又不能太虚构,使观众不相信情节的真实性;佛法的阐述上不能太深奥,否则观众无法理解;为了使剧情好看,要有戏剧冲突,否则戏剧就无法成立。”
导演孙树培:有励志有武侠拒绝说教
来自台湾,曾经执导过《还珠格格》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导演孙树培之后阐述了他的创作意见:“宗教题材很难拍,稍微有错误就会对观众有误导。这部剧有武侠,有励志,慧能出身贫苦,年轻时常被人欺负,在高人的指点下习武防身,后来出家,最终成为大师。这部戏不能当成政治历史宗教课去拍,但也要去介绍佛教的一些知识。”对于故事细节,他解释称:“戏里面没有反派,只是意念上有差别,有武侠情结一定会很吸引人,没出家之前也有男女情感的故事。通过多元素的组合,让观众了解什么是武侠,什么是禅宗。”
中佛协副会长:佛教题材不应被娱乐化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北大教授湛如法师等与会专家学者也发表了他们对剧本创作的态度。法师认为,一段时期以来中国文艺界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对中国佛教文化消费严重,他说:“现在佛教界被世俗化娱乐化的现象很严重,我们很忧心,我们有苦说不出,和尚么,以和为尚。但如果映射伊斯兰教、天主教的后果可以想象,大家不能忽视佛教存在的基本功能,是化世俗,而不是世俗化。在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佛教题材电视剧更不应该去贴近观众的品味,而是让观众感受到神圣感。”此外,湛如法师、宗教局领导以及企业界代表均希望主创能够到世界各地的佛学圣地去走一走,感受佛教文化,体会僧人的日常生活,以便使创作更加接近和尚的真实状态。
但是祝广仁、孙树培对法师的意见表示无法完全采纳,“如果按照法师的想法去拍摄,这部电视剧就会变成文化研究者、僧人们喜欢的作品,可是普通观众无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