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批精美佛造像将亮相邺城博物馆(图片来源:长城网 摄影:王彬)

佛像多为汉白玉(图片来源:长城网 摄影:王彬)
今年春节期间,邺城考古队在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各类佛造像2895件。记者2012年8月14日从临漳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专家经过抢救、修复,已精心选出数十件代表性珍品陈列于邺城博物馆,定于2012年8月16日正式对外展出。
据史料记载,邺城曾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都城。汉晋以来,佛教开始在中原北方地区兴盛发展,到东魏北齐时期达到顶峰,仅邺城四周大型寺庙就多达4000余座,僧尼8万多人。
今年1月份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北吴庄抢救发掘了一处佛教造像埋藏坑遗迹,共出土编号佛教造像2895件(块),未编号造像碎片78个,自封袋达数千件。
据专家介绍,此次发掘出土的佛教造像绝大多数是汉白玉造像,少数为青石造像,时代跨越东魏北齐至唐代初期。这批海量佛造像无论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还是造型之精美,都堪称全国之首。
中科院考古所何利群博士认为,北吴庄佛造像多数是背屏式,主要有释迦像、阿弥陀像、弥勒像、释迦多宝像等。多数造像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中原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14日上午,记者在临漳县邺城博物馆看到,为向世人展示邺城发达的佛教文化,馆内专门设有“中国北方佛都”展厅,展品除了北齐时期南、北响堂山石窟佛造像雕塑艺术外,还特意设置18个独立展柜,用以展示北吴庄出土的北朝时期佛造像。目前,上百件神秘而又精美的佛造像已全部布展完毕,8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另据了解,对于北吴庄为何出现如此规模巨大的佛造像埋藏坑,考古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布展期间给出了统一的解释: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攻占邺城,开始大力推行灭佛运动。时至公元580年,北周大丞相杨坚将邺城治所和居民南迁至相州(今安阳),然后下令焚毁邺城,大火足足烧了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