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2月27日,南岳佛教协会“百僧托钵植福慈善行”活动在南岳衡山举行(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南岳佛教协会)

沿途数千信众踊跃布施善心,广结善缘,场面十分热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南岳佛教协会)

募集来的食材将作为腊八节煮粥所用,所得善款将全数在腊八节当天捐赠给受助人士。(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南岳佛教协会)
2011年12月27日上午,南岳佛教协会“百僧托钵植福慈善行”活动在南岳衡山庄严举行。
8点30分,南岳各寺院共计百余位僧尼在南岳佛教协会会长大岳法师,副会长怀泉法师、怀恒法师等人的带领下,从祝圣寺出发,沿途托钵植福。托钵队伍一路行经祝圣路―衡山路―南岳牌坊―电信宾馆―独秀西路―妇幼保健院―西环路―建设局―西街―四牌楼―御街―大庙前坪―北支街―金沙路最后抵达活动终点大善寺。沿途数千信众踊跃布施善心,广结善缘,场面十分热烈。
经过近2个小时,共计约5公里的的步行,托钵植福活动在大善寺圆满结束。活动结束后,参与托钵的僧尼在大善寺过堂并聆听了大岳法师的庄严开示,法喜满布。
此次“托钵植福”活动是“‘善行天下温暖腊八’南岳佛教托钵·品粥·慈善”系列活动之一,募集来的食材将作为腊八节煮粥所用。
此次所得善款共计人民币26000元,将于农历腊八节当天捐赠给失学儿童和孤寡老人等受助人士。
托钵,指出家者持钵巡访各城市、村落等处,领受施舍之食。又称乞食、行乞、持钵、捧钵、添钵。即以手承钵之意,亦即持钵游行街市,以化缘乞食,乃出家人为资养色身所作之行仪。
在印度,原始佛教以前的婆罗门教及其他教团已有此行仪,而佛教沿袭当时风俗,亦以托钵方式取得食物,如《金刚经》云:“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
《百丈清规证义记》云:“每逢食时,统诸弟子人间乞食,不择净秽贵贱,平等行化,此先佛托钵之遗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