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北京卧佛寺彩画及修缮工程完工 重新对游客开放

2012年01月01日
点击数:    【字体: 】  
 

历时近10个月的北京卧佛寺中轴线建筑彩画及修缮工程全部竣工,正式对游客开放。(图片来源:北青网 摄影:钱冰戈)

历时近10个月的北京卧佛寺中轴线建筑彩画及修缮工程全部竣工,正式对游客开放。2011年12月25日,记者从北京植物园了解到,此次修缮包括山门殿、钟鼓楼、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东西厢房彩画维修及畔池栏板归安,总修缮面积900多平方米。

据介绍,卧佛寺正名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植物园的寿安山麓,整座寺院背山而建,坐北朝南,布局严谨,在中国古佛教寺院建筑技术和艺术等方面均有极高的价值。十方普觉寺寺创建于唐贞观初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元朝扩建,并铸一尊释迦牟尼铜卧像置于寺内,同时更名为寿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称十方普觉寺,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半个世纪以来,十方普觉寺曾多次进行修缮。但由于历史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加之当时人们普遍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在历次修缮中未对原制式彩画进行存留,人为地将其变通了简易做法,山门殿、天王殿及钟鼓楼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修缮时,将内外檐彩画降为低级的“雅伍墨”旋子彩画。

三世佛殿、卧佛殿内外檐上架大木彩画“金线大点金龙锦枋心旋子彩画”也是上世纪50年代初作品。根据中路建筑彩画现状,与十方普觉寺整体院落的东西配殿及转角房、群房所留的历史彩画相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中路各殿座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修缮的文物彩画,已改变了原有彩画制式。

根据专家的意见,北京市文物建筑保护设计所重新调整设计,按照各个单体建筑在寺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分别定为四个等级:

三世佛殿彩画做法:“金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

卧佛殿彩画做法:“金线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

天王殿彩画做法:“烟琢墨石碾玉旋子彩画”;

山门殿、钟鼓楼彩画做法:“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

藏经楼东西厢房彩画做法:“墨线小点金旋子彩画”。

经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同意后开始实施。十方普觉寺山门等中轴线建筑彩画保护工程完工后,既保护了原有的彩画规制,又改善提升了十方普觉寺的景观,重现了寺院当年盛世时的面貌。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