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苏东坡与佛教”高端论坛广东惠州隆重开幕

2011年06月08日
点击数:    【字体: 】  
 

苏东坡与佛教研讨会


 2011年6月4日上午,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广东省惠州市佛教协会主办的“苏东坡与佛教”高端论坛在惠州西湖畔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孙昌武,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宋立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黄夏年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宗教系博士生导师温金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与文化研究所佛教研究室副主任纪华传,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鹿鸣,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张琪,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办公室主任吴雅平等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惠州市政协副主席陈树秋,惠州市人大华侨民宗委主任李建平,惠州市政协法制民宗委主任刘协亭,惠州市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吴少忠,中华佛光文化慈善基金会秘书长严超议博士等。论坛开幕式由惠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妙峰法师主持。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集大成的人物。又活跃于宋神宗、哲宗朝政坛,在当时影响很大。神宗时,王安石主政变法,他一再上疏,反对新法,因此屡遭斥黜,以至被罪谪黄州。神宗死,新法废,他入朝后又与执政者不合,再次被斥出朝。到哲宗亲政,新党得势,则又被远贬惠州、昌化,直到死前才得北返。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宋立道在致辞中说,广东惠州早在唐代就有了佛教,宋代以来,由于苏东坡这样的文学大师在这里生活,佛教之风大盛,佛教伦理深入民间。本届佛教文化研讨会包含了两个重要的思考:一是佛教对于惠州社会文明的影响;一是古代先贤对于惠州文化传统的贡献。

学者代表杨曾文教授认为,回顾苏东坡的事迹,阅读和研讨其著作,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建设是有积极意义的。进入宋代,儒释道三教会通和融合,苏东坡虽官至朝廷高位,然而仕途坎坷,经历贬谪黄州、惠州等地的辛酸遭遇。在这一过程中,他有机会广泛接触到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结交了许多佛教高僧,受到他们的慰藉、爱护和帮助,彼此形成真挚的友谊。他从一位接近但不信佛教的儒者,变为一位信奉佛教的儒者,在诗文创作中从佛教汲取营养,丰富了诗文内涵,拓宽了美学意境。

此次研讨会历时为一天,分十场进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从文学、佛学等方面就苏东坡与佛教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

标签:佛教|苏东坡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