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河南嵩山少林寺举行庚寅年“精进七”法会

2010年11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  
 


法会现场

 


合影留念

 

2010年11月9日(农历十月初五),达摩祖师诞辰日,禅宗祖庭河南嵩山少林寺如期举办一年一度的冬季“精进七”禅七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禅者在少林寺的“选佛场”——禅堂内打坐修行、克期取证,进行坐香、行香、参禅、静修等一系列传统修行,开始为期七七四十九天的“禅七”法会。

当天下午三时,参加此次“禅七”法会的“禅和子”们在礼祖仪式之后,前往方丈室向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告“生死假”,遂请永信法师开示。

下午五时半,少林寺庚寅年“精进七”起七仪式在少林寺禅堂举行。起七仪式由永信法师主持。随后,庚寅年少林寺“精进七”正式开始。

据悉,本届的“精进七”法会,老禅和子多,可谓老参云集,“打七”人数为90单。少林寺礼请惠通长老、绍云长老、照禅长老、修圆法师、本如法师为首座,悟宣法师为西堂,隆中法师、延典法师为后堂,悟简法师为维那师,永了法师为知客师,悲初法师为书记。

知识解读

禅七的起源:禅七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提树下自誓:若不成道誓不离金刚宝座,实为七日成佛的滥觞。

佛教从东汉传至中国后,西域传道的高僧,源源东来,但大都是严守戒律,遵守佛制,故生活上,便得乞食于人,或靠信徒之供养。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与制度文化之差异,隋唐以前的中国僧众,有些必须靠帝王、大臣们之信仰供养,才得以维持生活。

达摩祖师渡海东来,传佛心印的禅宗法门,便是中国初有禅宗的开始。传至六祖以后,四方学者群集,禅宗一派,如日东升,光茫万丈。其中以江西洪州百丈怀海禅师,首称趐楚。改变东来规范,创立丛林制度的,就是马祖和百丈师徒。百丈创立丛林清规。

而禅堂为选佛堂,立限七日以资选佛,自宋以来渐成禅宗特则;精进禅七并与参禅一旨相合,而行于天下。禅宗丛林,每逢冬日农事已了,更无其它杂务,便举行克期取证的修行,以每七日为一期,叫做打禅七。在禅七中,比平日更要努力参究。鉴于这种苦修方法的完美,就兴起各种七会,如念佛七等。有这样苦志劳形,精勤求道的精神,日久月长,无疑的,必能造就超格之人才。

告“生死假”:打“禅七”,目的是克期取证。在“禅七”期间,不参加早晚课诵,摒弃一切外缘干扰,简化各种活动,事事都为“禅七”服务。“禅七”开始之前,凡参加打七的人都要在大殿向佛菩萨告“生死假”,然后到主七大和尚前告“生死假”。告过“生死假”后,那是生也打七,死也打七。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