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广东佛教教育的前瞻与思考

2009年03月04日
点击数:    【字体: 】  
 

“科教兴国”是我国跨世纪的基本国策,广东的佛教教育应以此为契机开创“以教 兴教”的新局面,重点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僧材。在实现这个总体目标的同时,对于教学经费的筹措,教育环境的改善,教师队伍及学科建设的加强,教学质量的提高,院校规模的发展和社会影响的扩大等方面,都值得认真思考。要解决这些实际中提出的问题,既需要针对具体实际,又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理论上探索和突破旧的教育思路。广东佛教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面向现代化,就是指教育思想、办学条件、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教育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只有如此,佛教教育才有希望全面提高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2、面向世界,就是要加强国际间的佛教交流,吸取或借鉴佛教教育发展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做到洋为中用。3、面向未来,就是面向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趋势,从事佛教教育必须目光远大,具有超前意识。佛教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我们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


  人才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周期性,并非一蹴即就。广东的佛教教育虽无“百年大计”,但至少也应有三年、五年、十年的计划:
  1、成立广东佛教教育计划委员会。广东省佛教协会承担着地区佛教发展的决策、规划、指导的作用,应该是发展佛教教育事业的一个具体执行机构。成立该委员会,可以从四个方面起到良好作用。(1)制定适合本省佛教教育的法规、政策和纲领;(2)组织协调寺、院之间关系,及各学院间的相互沟通,集中师资进行有关教育学等方面的短期培训,组织实习、研修或考察等;(3)对各佛学院进行宏观调控和评估监督;(4)舆论推动,向海内外争取教育经费,并选派留学僧。佛教教育计划委员会应成为佛教教育为地方佛教建设服务的中介与指挥。


  2、创办广东佛教文化研究所。组织学术界专门人才,除从事佛教文化研究外,还应具有:如选拔优秀毕业僧进入研究所,接受继续教育,培养研究人才和后备师资;给在佛学院校服务多年后的法师提供一个修持和学术研究的场所等多种功能。


  3、建立系统化的佛学文献资料库,并通过电脑建档上纲,推广佛教教育事业。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科学开明、智慧开拓的世纪,是一个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电子技术,国际互联网和全球网为与几乎地球上任何人进行即时通讯提供了途径。美国康乃尔大学亚洲研究系约翰马克瑞教授指出:“所谓Internet的全球电脑网络将促进现代世界的佛教教育。”若能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能及时的运作起来,广东的佛教教育事业会更有一番前景。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相信在有敢于竞争和创新观念的广东,佛教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将顺应时代潮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曙光走出一条康庄之路。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