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7日(农历六月六日),一年一度的大伾山晾经节,在河南浚县大伾山天宁寺、太平兴国寺隆重举行。来自河南省邯郸市、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等地的2000多名信众与游客参加。
此次活动由河南省鹤壁市佛教协会、大伾山太平兴国寺和浚县旅游局共同举办,活动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传统的晾晒、品评经书,百名居士抄写经文外,还有撞钟、品尝寺院特色斋饭等。
“大伾山晾经节是浚县大伾山特有的文化活动。早在明代,大伾山天宁寺就有六月六晾晒经书的习俗。”浚县文物旅游局张富民副局长告诉记者。据太平兴国寺住持源杰法师介绍:历史上,天宁寺以规模宏大、香火旺盛而备受历朝历代各级官府的重视。特别是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天宁寺的佛教活动和影响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天宁寺因而享有“中天宁”之称。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南京礼部应天宁寺僧众及善男信女的请求,准许印造大藏经书一部6053卷,与万历三年,送到天宁寺收藏,以壮寺色,并因此将大伾山改名为“天宁万寿禅寺”。当时的地方官府为了妥善保存经书,固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并规定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晾晒经书。届时,寺僧邀请地方名流阅点品评,四方百姓也趁机一饱眼福。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六月六晾经节。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