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像全貌

画像局部
2009年4月27日,正在组织修复的甘肃省武都城区北山药王殿古建筑群壁画,惊现精美镂刻达摩祖师只履西归画像,引起艺术界和文物界高度关注。
武都北山药王殿是武都城区早期形成时的建筑物。现已批准修复。达摩祖师像是在清理正殿杂物后,在一处西侧山墙糊泥墙壁发现的。
经有关人员考证,该幅壁画创作时间早于宋代,可能是隋朝时期作品,为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达摩的画像。据介绍,壁画描绘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画像高2.4米,宽1.1米。画中达摩祖师额头高广,双目炯然,锡杖倚肩,梵相具现,正悠然行走在西归途中,且回眸东顾。“只履”系在锡杖上端的飘带上,还有蒲团和葫芦各一,均被刻意细描。人物头部及衣衫着淡彩,镂刻线条简括飘逸,禅意盎然。据了解,如今传世的达摩画像多为宋代以后的作品。现存最早一幅达摩祖师像藏于日本京都高山寺,为宋代作品。现存嵩山少林寺的阴刻线画达摩祖师像,属金代作品。以古代摩崖岩画形式出现的镂刻达摩像,十分罕见。
关于达摩西归的故事,《景法传灯录》如此记载:魏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岁十月五日,达摩端居而逝,葬熊耳山。后三岁,北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翩翩独逝。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云闻之茫然,别师东迈,暨复命,明帝已去世矣。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坟墓,唯空棺,一只草履存焉,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至唐开元十五年丁卯岁,为信道者窃至五台山华严寺,今不知所在。
武都北山药王殿发现达摩只履西归的画像,说明佛教在这一地区早期传播的历史文化渊源值得史学家研究。(图、文:陇南市委报道组新闻信息中心 李廷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