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0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大面积石窟壁画,据实地调查,壁画主要分布在石窟四壁和窟顶,壁画面积约50平方米。
石窟壁画所在的唐汪川,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渡口,是南去河州、夏河,北上省城兰州的交通要道,唐代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和亲的必经之路。这里与地处永靖县境内的炳灵寺石窟不足百里,其绘画、彩绘艺术明显的带有盛唐以来炳灵寺石窟艺术的风格,与炳灵寺石窟艺术一脉相承,是炳灵寺石窟艺术在东乡地区的传承和发展。
该石窟壁画是临夏地区发现的仅次于炳灵寺石窟之外的又一处重要壁画,是东乡县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重要发现,是研究临夏地区宗教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该石窟壁画的发现,将提升临夏地区石窟文化的品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