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福建厦门岛内万石山惊现明清僧尼墓葬群(图)

2009年12月30日
点击数:    【字体: 】  
 


形如亭子的古墓


会机法师的骨塔

福建厦门岛内万石山上,惊现20多处明清时代的僧尼墓葬。2009年12月24日,厦门文物普查小组开始对墓葬群进行清理。

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郑东说,原本他们是去考察万石山上的摩崖石刻的。当得知万石山上有许多古代僧尼的墓葬时,他们决定着手调查。经统计,整个园区内有20多处出家人的墓葬,这些墓葬有助于考证万石山乃至厦门的寺院历史与渊源。 

据介绍,万石山上的寺院历史悠久,原有五大寺院,现存世的有万石岩寺、中岩寺、天界寺和太平岩寺,而紫云岩寺已湮没在时间长河里。

记者随行文物普查小组,踏上万石山。在中岩寺南边的山坡上,一座虽不起眼但很干净的小墓映入了众人的眼帘,这是会机法师的骨塔。

文物普查小组成员说,会机法师是妙高山佛国寺的募建人,曾任同安县梵天寺的住持。他是南安人,俗姓吕,清宣统年间披剃出家。因妙高山地处同安、南安交界,会机法师经常往返两地,据说常常看见妙高山头佛光闪烁,遂发愿要在山上建造寺院,以弘法利生。募建的寺院建成后,命名为“佛国寺”。民国期间,会机法师下山受聘为梵天寺住持与同安佛教会会长。

万石植物园百花厅管理员王庆煌老先生对这些墓葬很熟悉。他说,会机法师的骨塔在上世纪80年代重修过一次。

普查小组还发现了一座形如亭子的古墓。整座墓由石条砌成,形制和常见的古亭非常相似,但看上去更精致一些。墓主名为“叶义官”,葬于明代正德年间。专家说,这样的墓在厦门很少见,建起这样的墓葬得耗费大量的财力,这说明墓主生前非富即贵。(图、文:江荣义)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