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国图举办中国佛教文化现代意义讲座 学诚法师主讲

2009年12月14日 学诚法师博客
点击数:    【字体: 】  
 


学诚法师作讲座

佛教在线北京讯 2009年12月12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应国家图书馆相关人员邀请在国家图书馆的文会堂内做了一场题为《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的讲座。该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张志清副馆长主持。

学诚法师通过对比中印佛教的方式从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佛教文化的本土化与社会化,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三方面对佛教文化的传统及现在的意义进行了详细阐述。

首先,就中国佛教文化的基本内涵,学诚法师表示佛教的智慧、平等、宽容,是一种普世的文化,并从“信仰”、“平等”和“不二”几个层面进行了诠释,表示“中国佛教讲究平等的观念,不二就是消除对立。中国佛教的平等,具体有色心不二,身体与心不二;依正不二,依报与正报不二”。随后,学诚法师又从现在的病症出发,引申到佛教本土化的作用,强调了佛教对于人的生命意义的重视。最后,学诚法师谈到了中国佛教文化的现代意义,提到要建立人类社会“心”文化,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相关的。在心文化方面,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可以优势互补,互相借鉴。不同国家的佛教在精神领域的建设上,可以交流,互相合作。结尾时,学诚法师还强调佛教并不违背科学,而是一种内心科学,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的精神本质。

当天,讲座结束后的问答时间,学诚法师还对听众的诸多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获得了在场人员的赞叹。

据悉,这次讲座是国家图书馆 “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之一,从2001年5月第一讲以来,到目前为止正好是第199讲。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