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博物馆获悉,建于唐朝的连江仙塔和宝林寺法堂,近日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连江仙塔位于连江县凤城镇北门兜,是护国天王寺塔,建于唐大中三年(849年),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塔身共二层,高9.2米,花岗石干砌,楼阁式空心八角形结构。塔座高1.2米,周边雕刻波纹和莲花瓣图案,以及双狮、天马和奔鹿等浮雕。
仙塔第一层高4米,莲花蕊托顶,有龙首吐珠、缠枝莲花和双凤朝阳等各种花纹,雕刻精致。内有砌窗形佛龛,配上青石坐佛。南面有门,拾级而上,通往二层。第二层高4米,塔身按比例稍缩,嵌刻简朴,南门镌刻柱联“大方广佛华严经,大乘妙法莲花经”,北门两边各竖一尊青石雕刻的武士像。武士高1.80余米,高大威武,身材健硕,给人以雄壮魁伟之美感。
“仙塔距今已经有千余年,能保存到现在实在罕见。”连江县博物馆副馆长骆明勇说。由于年代久远,第五次文物普查时,经专家鉴定,仙塔第一层确实建于唐代,实属罕见,可第二层却属于宋代,所以并未入选。此次县博物馆再次申报,专家鉴定认为宋代的古塔年代也比较久远,仙塔才终于入选了。
据骆明勇介绍,首次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宝林寺法堂也入选了,这座寺院始建于唐大中六年(852年),原有13座殿堂,现尚存唐代大殿基础、15根高4.4米的石柱。
骆明勇说,此次文物普查,福州共有28处文物入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连江仙塔和宝林寺法堂都是唐代的,是入选名单中年代最早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