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石狮明代圆塔墓见证中印佛文化交流

2009年11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塔式墓葬”是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

石狮市宝盖镇仑后村法静寺布金院里,有两座“圆塔墓”。这种塔式墓葬与印度佛教传入有关,是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这是泉州第三次文物普查新近发现的。

两座“圆塔”高2.6米,直径2.7米,外面由条石砌成,里面砌砖;塔的最上方嵌有一块八面的石块,每个面都雕有不同的精美图案,其中一面还刻有铭文“大明宣德庚戌十二月……于布金院……”等字样。

寺庙里一工作人员介绍,布金院始建于隋朝,曾是泉州著名的佛教寺院,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乱。几年前,布金在当地村民和侨亲筹资下重建,目前还在修缮中。

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表示,两座“圆塔”里面葬的都是僧人,塔式僧人墓葬也是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一个“亮点”。据考证,这种墓葬结构跟印度佛教传入有关,因此它是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一个象征。

其中一座墓塔石块上的铭文“有大明宣德庚戌十二月记载,这就是说,这两座‘圆塔墓’有了确切年代。以后发现类似塔式僧人墓葬,如没铭文记载,我们将以这个确切时间作为参考。因此,这两座“圆塔墓”在考古学上就具有断代的参考价值。”李国宏说,铭文上“布金院”字样,为法静寺布金院的存在提供较为明确的依据。

李国宏说,石狮有关部门将按照原样修复部分、重建部分,并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整治周边环境,让这个地方成为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