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山西僧人一千多银洋卖壁画

2009年10月22日 中国佛教新闻网
点击数:    【字体: 】  
 

广胜寺元代壁画目前流落美国一分为三,色彩依然鲜艳。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早期佛教艺术展厅,有一巨幅彩绘佛教壁画贴满了整个墙面,每个参观者都会在这幅极具震撼力的画前驻足。此画名为《药师经变》,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广胜下寺,是元代壁画精品,距今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所谓“经变”,就是以图画展现佛经内容。在佛教界,药师佛被视为佛教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能治疾病救苦厄。这幅《药师经变》壁画,长15.2米,高7.52米,画中端坐着药师佛,十二神将陪伴左右。形象地表现了药师如来及其随从所在的东方佛教净土的盛况。

壁画的线描精巧,色彩繁复,佛像表情宁静,衣饰线条流畅,虽经数百年沧桑,依然鲜艳瑰丽。据说,这是因为画师选用了当时宫廷的珍贵颜料,在石英粉末中掺入上好的石青和朱红使然。

现存的唐与唐以前的佛教壁画主要保存在石窟洞中,以敦煌莫高窟为主。唐以前及唐代的木构寺院中绘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可惜大多毁于唐代“会昌灭佛”的政治风云。宋元时期的木构寺院在山西还保留了很多,是研究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要资料。有的壁画在规模与技法上都超过了敦煌的石窟壁画,而大都会博物馆的这个《药师经变》就是元代山西壁画的一幅代表作。

曾经担任大都会博物馆东方艺术部研究员的李普(AschwinLippe,1914-1988)于1965年说:通过比较,他认为大都会壁画长度基本符合约15米长的山西洪洞县广胜寺下寺主殿山墙。

山西广胜寺建于东汉末年,唐代扩建,分上寺与下寺和水神庙。上寺以雕塑见长,下寺则以华丽的壁画独擅胜场。元代,下寺在一次大地震后修复,主体建筑后殿的四壁壁画相互呼应,场面宏大,色彩瑰丽,总面积有196平方米。可是,现在寺院四壁已是空空如也,只余残存于山墙上部的16平方米的画面。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