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0月12日,首届中国南京栖霞山文化节开幕。南京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说,每到金秋时节,栖霞山层林尽染,红叶满山,吸引四方游人前来登山赏景。据悉,栖霞山文化节期间,将举办20多项精彩活动,历时35天,游人将尽情享受“秋栖霞”美景,品味栖霞文化。
栖霞区内幕府山、太平山、栖霞山沿江风光带自然、人文景观众多,名胜古迹遍布。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8处之多,其中栖霞寺、舍利塔、燕子矶、六朝石刻等尤为闻名。
栖霞人告诉记者,观南京六朝石刻文化,当来栖霞。该区境内昂然而立数尊石兽,仰天吐舌,高视稳步,凸胸收翼,长尾拽地,有不可一世之豪壮。这些石兽便是人们今天常用来象征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的六朝胜迹──辟邪。南京市徽中的神兽“辟邪”即取形于此,成为南京的象征。六朝石刻以辟邪为最上品。十月村一带的辟邪现存有3处,皆为南梁盛期作品,距今已1300多年。
栖霞区地方官员介绍说,栖霞山千佛崖是南京唯一的一处六朝佛教石刻遗迹,它位于栖霞山纱帽峰到虎山峰的山崖上。其造像始于南齐,至今仍保留有名人题刻,如山崖中道有南唐书法家徐铉、徐锴题名,虽经千余年风雨剥蚀,但“螺篆”体的书法颇为引人注目。此外,栖霞寺藏经楼南侧的舍利塔代表了南唐时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佛教建筑史和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京栖霞不仅是六朝文化,还是中国佛教文化发源地之一。
栖霞区境内还有长江三大名矶之一的燕子矶,它峭壁悬崖陡立江水之上,艳阳高照时,红岩绿树,壮丽无比。燕子矶附近的三台洞亦为名胜。
南京栖霞区区长梁建才说:“这次文化节将以‘传承文明、促进开放、科学发展’为主线,凸显文化底蕴,扩大经贸交流,力争办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知名节庆活动。”
“钟声流万壑,雨色散诸天。”栖霞区宣传部副部长王勇说,“早在古代,就已经有无数游客流连忘返于栖霞山,留下了数不清的诗句。李白、刘长卿、顾况、李绅、王安石等众多文人在栖霞山赋诗寄情。乾隆皇帝在《游栖霞山》中称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