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佛事动态>> 佛教新闻>>正文内容

圣境梵音——五台山佛乐的传承和发展

2009年10月12日
点击数:    【字体: 】  
 

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活化石的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2000年的传承后,其发展和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记者:这里是五台山殊像寺,是我国最早成立佛教音乐培训班的寺庙之一,也是我国沿袭佛乐的重要基地,大家看到僧人们正在进行佛乐演奏,佛乐已成为他们每天必修的功课之一。

33岁的果祥法师是五台山殊像寺佛乐训练班的负责人,担负着整理佛乐资料和教授佛乐的任务。

果祥法师:学习佛乐,主要还沿用工尺谱,和师傅心传口授的方式,最近几年,我们也学习了一些简谱,这样更利于佛乐的学习和传承。

在五台山,除了殊像寺成立佛乐培训班外,南山寺、碧山寺等寺庙也成立了佛乐训练班,向全国各地的僧人们传授佛乐演奏知识、培养佛乐人才、传授佛教音乐。

游客:悠扬、高远、空灵,曲调非常美。 

五台山佛乐与五台山佛教同生共荣,它源于印度佛教音乐,始于北魏,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五台山佛乐在唐代达到繁盛,形成了独唱、齐唱、轮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元明之交,随着乐器的引入,五台山佛乐就自成一派,被佛教界尊为北方佛乐的代表。

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流传至今的青庙曲牌有5部47首,黄庙曲牌5部40首,被称为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宗教艺术之一,继承五台山传统佛乐,培养新一代技艺精湛的僧人队伍已成为人们所关心的课题。

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所长韩军: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传承,一方面要对已挖掘的曲谱进行抢救性的恢复,要对未挖掘的东西进一步深入的挖掘、整理,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佛乐的人才,来弘扬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弘扬五台山佛教文化。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