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庆典现场 |
![]() |
刘延东在庆典上发表重要讲话 |
2009年8月23日上午,“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竣工庆典在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文化部部长蔡武,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郝鹏等领导,以及僧人和农牧民代表一同参加了庆典。刘延东、张庆黎、向巴平措等领导为庆典剪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庆典上发表重要讲话。她指出,开展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作,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西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作为西藏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不仅是藏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藏族文明与祖国各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珍贵历史见证,对研究西藏社会历史、文化、宗教具有特殊价值。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作,也是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随着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竣工,更大规模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即将拉开序幕。我们要从对国家、民族、历史负责的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针,凝聚工作合力,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郝鹏代表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领导小组简要汇报工程的实施情况。他介绍说,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历时7年。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目前,已完成布达拉宫红宫、白宫和雪城16处古建筑和壁画维修,罗布林卡格桑颇章等六大宫区内的所有古建筑和壁画维修,萨迦南寺的主殿、城墙、敌楼、角楼和壁画维修等主题项目;新建了布达拉宫珍宝馆、游客中心、消防大队营房,萨迦寺文物库房和陈列室,罗布林卡办公和商务服务用房;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周边数百户群众进行了搬迁,以修建道路、盖上基础设施、绿化环境为内容,整治了布达拉宫雪城和罗布林卡园内环境10万余平方米。
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西藏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的宏大工程,其投资之多、规模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是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史上从未有过的。三大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的全体组织者、设计者、建设者们认真贯彻“不改变原状”的文物维修原则,精心施工,确保质量,在雪域高原上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出色完成了工程任务。
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发表讲话时说,三大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的竣工,是党和国家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生动体现和维修的典范,是各族各界工程技术人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谱写民族团结的颂歌。对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促进西藏社会局势稳定,构建和谐西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央对西藏文物保护的支持是一贯的,力度仍在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国家又安排资金5.7亿元,对扎什伦布寺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和红色遗迹进行维修保护。
据了解,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国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也是全国六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中的三大工程。工程共安排国家批准的子项目154个,总投资3.8亿元,主要包括古建筑和壁画维修、部分住户搬迁及环境整治、新建改建公用设施等内容。工程于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历时7年,累计投入劳动量18.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