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新闻网山西讯 山西省新绛县民宗局近日联合公安、民政、住建、工商、旅游等部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通过“内外联动”双向作为,抓好整治工作落实。
“内”即指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按照整治工作要求,加强自我管理。一是指导宗教团体制定符合各教实际的整治借教敛财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学习法律法规、宗教政策法规、各宗教教义教规中涉宗教财会规定,组织团体、场所对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收受宗教性捐献,以及财务管理乱象等进行深入排查。二是指导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严格按照《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功德箱、法务流通处、供奉灵位的管理办法,将功德箱的监督管理作为场所财务监督管理验收标准的重要内容,并加强监督管理。
“外”即发挥公安、民政、住建、旅游等有关部门职能作用。一是统一认识。严格按照《宗教事务条例》和十部门文件,进一步明确功德箱只能设立在合法宗教活动场所,用于接受宗教性捐献,非宗教活动场所、非宗教团体不得以功德箱或其他形式收取宗教性捐献。二是加强行政执法。依法取缔非宗教活动场所违法违规设立的功德箱,严厉查处假冒宗教教职人员非法从事宗教活动、骗取钱财等问题。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实行功德箱信息、场所财务信息等同步公告制度,方便信众游客识别。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宗教界、信众游客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推动监督检查工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