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大悲古寺隆重举行第九期短期出家
为期七天的出家生活体验
中国佛教新闻网辽宁讯:大悲古寺位于辽宁省海城市唐王山,是净宗修学道场。海城当地的有缘之士,为弘扬历史文化,再现名胜古迹,在寺院旧址,重修了现在的大悲古寺。如今的大悲古寺已是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四众弟子依止丛林规范,严谨持戒,使得前来修学的人们能够真正的获得利益。大悲古寺道风纯朴,各种佛事活动、食宿、法宝全部均为免费。
应全国各地同修的请求,大悲古寺隆重举行了第九期短期出家。2015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七)上午,剃度仪式在万人念佛堂三楼举行,上度下一法师做为剃度师主持了仪式,参加仪式的还有住持戒一法师,知客湛一法师。本次参加短期出家的240名佛弟子们在经过七天的僧团学习之后,开始了为期七天的出家生活体验。
一、为什么要举办短期出家
佛弟子有人因缘不成熟,或有家室、或不堪僧众清寂,不能尽一生而出家。故有“短期出家”,即出家之期可七日、一月、三月、半年、三年等,在寺院过一段出家人的日子。明代状元罗殿《醒世诗》云:“急急忙忙苦苦求,寒寒暖暖度春秋;朝朝暮暮营家计,昧昧昏昏白了头;是是非非何日了?烦烦恼恼几时休?明明白白一条路,万万千千不肯修。”为了使人们身心能暂离喧杂,心灵能暂释尘劳,使大家久居浮生嚣世躁动不宁的心安住在一方净土,感受到几分净乐,大悲古寺自2012年12月开始举办短期出家,现已连续举办了八期,有很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其中,亲身体验了僧团的清净修行生活,种下了菩提种子。
二、出家的真意
剃度仪式结束后,上度下一法师为戒子们对出家的真义做了慈悲开示:据《阿含经》说,悉达多王子逾城出走以后,便以利剑自剃须发,并发愿说:“今落须发,愿断除一切烦恼与习障。”悉达多的断发誓言,为后世的佛教徒所效法,这是从形式上讲。从实质上讲,它体现了出家人断除尘世烦恼的坚定决心。佛说,出家有四种形式:
(一)心出身不出,这指的是在家学佛能看破放下断除五欲烦恼的人。
(二)身出心不出,指的是虽然出家,对于五欲六尘名闻利养仍然割舍不下。
(三)身心俱出,这是真正出家的修行人。
(四)身心俱不出,在家的学佛人,虽然学点佛,对功名利禄孜孜以求,难以放下。所以,佛教所说的出家小而言是指身心俱出,大而论,能出离五欲六尘的烦恼之家才算真正的出家。《维摩诘所说经》云:『出淤泥,无系著;无我所,无所受;无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又云:『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
虽然是短期出家,但希望你们都能够珍惜这难得的殊胜因缘,身心俱出,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回到世间后,也能做一个入世的真正修行人。
三、关于出家的公案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佛陀时代的公案:有一天佛陀在寺里讲法时,有一个婆罗门喝醉了,带着醉意来到世尊的精舍,对世尊说他要出家当比丘。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让侍者阿难为他剃发,穿上法衣,出家当了比丘。过了多时,这婆罗门醉汉渐渐醒了,他慢慢睁开双眼,看见自己在佛陀的住所,先是吃了一惊,随即又看见自己身穿法衣,摸摸头也光了,感到惊骇恐怖,转身就走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