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佛教新闻网河北讯 春节临近,为确保全省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河北省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排查、督导、预警、宣传等措施,全力做好各地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踩踏、火灾等严重安全事故。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落实
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高度重视宗教活动场所及大型宗教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在近期全省民族宗教局长会议中,省民族宗教厅主要领导对场所安全作出专题部署,要求各市做好春节期间全省宗教场所隐患摸底排查,做好重要节点安全服务保障。秦皇岛、唐山等市民族宗教局还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县级宗教工作部门、市级宗教团体把场所安全管理作为宗教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杜绝麻痹大意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春节期间宗教领域安全稳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加强排查,消除隐患
各地在春节前夕纷纷开展安全、矛盾隐患排查工作,秦皇岛市民族宗教局与该市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执法,认真做好相关问题的情况收集和调查取证工作,积极预防,全面排查,妥善处置,消除隐患,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唐山市民族宗教局在全市宗教活动场所开展消防安全、卫生防疫、食品卫生等方面的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稳定。保定市民族宗教局为确保全市民族宗教领域春节、全国“两会”期间安全平稳度过,1月23日起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大排查、大调处、大整治”活动。在全市各宗教团体、各宗教活动场所广泛开展排查安全隐患、调处矛盾纠纷、整顿活动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
三、广泛宣传,增强意识
各地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宣传,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和信教群众的安全意识。唐山市民族宗教局充分利用场所宣传橱窗、板报等易受信教群众关注的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让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充分认识、了解场所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广大信教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定市在安全管理宣传教育中发动宗教活动场所自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消防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培训班、座谈会、走访等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对宗教场所教职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常识的宣传教育。突出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等基本常识,常见火灾的扑救方法,以及安全疏散和逃生自救基本要领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警惕意识、防范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四、完善预警,加强演练
沧州市民族宗教局为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安全,要求各宗教活动场所制定完善安全工作预案,配备消防安全设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时刻绷紧“安全”弦,举一反三汲取教训,防止松懈和侥幸心理。衡水市在规模较大的桃城区天宁寺和冀州市市区天主教堂等活动场所组织人员开展防火、防病、防踩踏事件演练活动,并邀请周边宗教活动场所观演,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防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