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原标题]900年历史陶然亭慈悲庵恢复原貌 明年上半年将适时开放 2014年10月29日,记者从陶然亭公园获悉:距今有900余年历史的陶然亭慈悲庵,以及云绘楼清音阁经过9个月的大修,排除了安全
[原标题]900年历史陶然亭慈悲庵恢复原貌 明年上半年将适时开放
陶然亭慈悲庵(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慈悲庵和云绘楼清音阁都位于公园南部(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2014年10月29日,记者从陶然亭公园获悉:距今有900余年历史的陶然亭慈悲庵,以及云绘楼清音阁经过9个月的大修,排除了安全隐患,恢复了建筑的历史风貌。目前,两个文物古建正在陈设布展中,拟于明年上半年对外开放,适时,恰逢陶然亭建园60周年。
上世纪40年代,慈悲庵已破旧不堪。1978年为了解决建筑的安全问题,慈悲庵整体拆除重建,本次拟进行恢复性修缮,尽可能按照19世纪20年代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此活动时期的建筑形制恢复其历史原貌。
1978年8月慈悲庵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同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其进行重修。次年10月,陶然亭慈悲庵重修竣工后,慈悲庵现辟为小型博物馆,有五个展室,分别为:李大钊纪念室、五团体会谈纪念室、陶然亭园史陈列室、陶然亭出土文物陈列室。恢复了李大钊同志生前在慈悲庵南厅工作时的原状和“五团体”在北厅开会时的会场布置原状,并将这两处厅房辟为常设纪念性展室接待观众。庵内观音殿、准提殿重修为陈列展品的展厅。
陶然亭慈悲庵系元代的禅院。它位于陶然亭公园湖心岛西南端台地上,范围东西53米,南北47米,院落建于高台之上,采用比较灵活的布局,建筑包括东山门、观音殿(北殿)、准提殿(南殿)、准提殿东配房、文昌阁、南厅、西厅、北厅、陶然亭、游廊等,被五道院墙分隔为前院、后院、东跨院和北院四个部分。建筑全部砖木结构,整体一层,局部二层。文物建筑总面积约为840平方米。庵内保存有金代和辽代的石经幢,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它是考证北京历史的珍贵文物。
慈悲庵还是一处重要的革命圣地。“戊戌变法”的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在此处留有足迹。20世纪20年代初期,李大钊、毛泽东、邓中夏等革命先驱也曾来此进行过革命活动。周恩来领导的天津觉悟社与李大钊领导的少年中国学会,也曾在陶然亭内共同讨论中国革命的前途问题。
云绘楼清音阁原系乾隆时期的皇家园林建筑,位于南海东安半岛上。
1954年中央办公厅为了建新的中南海门诊部,拟拆除附近的一些建筑,云绘楼即在拟拆除建筑之列,但未获文化部文物局的同意。以后,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几次同文物局进行商议,最终议定将这座楼文章的迁移到陶然亭公园里。最后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偕同梁思成等先生堪踏选址,1954重新建于陶然亭武家窑遗址上,格局乃定。
1984年5月24日云绘楼清音阁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现云绘楼位于西湖西岸,座西朝东,与陶然亭对景,清音阁座南朝北,与西湖北岸抱冰堂遥遥相望,双层游廊自云绘楼北和清音阁东伸出,分别交于一座复式套方亭。楼、阁、亭、廊结合在一起成为和谐的整体,他们既各自独立又连通,浑然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