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新闻网江苏讯 7月15日,记者从江苏省旅游局获悉,7月11日上午,位于如城街道新生路望月桥附近的海月寺施工现场,笔者看到,海月寺门紧闭,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据海月寺修复工程的现场负责人杨勇介绍,在实施过程中,海月寺建筑原有的砖头、木头都有专人进行编号、标注和保护,同时施工时也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及图纸进行,最大程度地还原海月寺钟鼓楼的历史原貌。杨勇告诉记者,施工人员6月1日开始进场,经过精心筹备,6月10日正式动工,目前主要是在对鼓楼部分进行维修。整个项目将于今年10月底基本完工。
海月寺是该市佛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由于种种原因,海月寺长期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整座古寺埋没在都市的红砖绿瓦中,和周边的现代化建筑格格不入。而古寺的遗址上杂草丛生,千年古刹只剩下两栋空壳子摇摇欲坠,“垂老无伴”。不少“老如皋人”或许知晓这个古寺,也常有信众在寺庙周边燃香祈福。但是大多数人对其历史并不了解。据沙元炳所纂《如皋县志》记载:海月寺建于北宋天禧年间,初名观音堂。清乾隆十三年重修时增建了楼殿房舍和钟鼓二楼,更名海月寺。有学者考证,海月寺的始建年代可能要比北宋更为久远,而寺旁两棵历经世事依然蓊蓊郁郁、枝繁叶茂的古银杏就是最好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