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国恩寺>> 国恩寺>> 朝圣向导>> 讲经说法>>正文内容

宣化上人文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

2009年06月18日
点击数:    【字体: 】  
 
共8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917个字符


          宣化上人文集: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三浅释(二)

在佛法里生住异灭,即成住坏空,是很重要的。无论什么,都不出成住坏空。如眼前之桌,用木做桌为生,木已成桌为住,桌变坏为异,

坏桌烧作灰为灭。就是我们的身体,甚至这三千大千世界,亦都在成住坏空里面,流转不停。世界是二十小劫为成,二十小劫为住,二十小劫

为坏,二十小劫为空,每一小劫有十三万九千六百余年。据历史家计算,中国是一个古国,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比之一小劫,实在微之又微。

所以我们知道的东西,确实太少。

 吸习中归,不相逾越,称意知根:意根能吸入外尘种种形相及生住异灭四相,次第迁流中,再回归至意根,很有规则的前不落后,后不越前,所以叫意根为能知之根。

 兼意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但这个能知之意根和疲劳之尘相,都是菩提心中湛然不变之真性,因妄想而发生种种疲劳现象,都是虚妄不实在的。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尘。见闻逆流。流不及地。名觉知性。

 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黏著湛然不变之知性,而为妄知。汇集这能知之妄性,居在意根里面,吸收内尘,见闻二尘,逆流至第六意识,即回

流而送至意识里,还未到第八识,所以叫流不及地。在第六意识里,有知觉心,叫觉知性。

 此觉知性。离彼寤寐生灭二尘。毕竟无体。

 这个觉知性,既然是因尘而有,故一离开寤寐生灭二尘,就没有自己的本体。

 如是阿难。当知如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

 是这样的,阿难!这个具觉知之意根,不是从寤寐生灭来,就不是他生。不是从意根出,就不是自性。亦不是从空生,就不是无因生。

 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

 是何缘故呢?若这觉知性是从醒时来,那么当睡的时候,知性已随醒时去了,又怎会知道睡时呢?就如现在,在睡眠中,能作梦的又是谁呢?若说生住时,知性就来,那么当异灭时,知性已经跟生住去了,又谁能知道异灭时的境界?若说异灭时才有知性,那么当生住时,知性已

随异灭去,那这个能觉知生住,和能分别苦乐的,又是谁呢?

 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离斯二体。此觉知者。同于空华。毕竟无性。

 若说知性是从意根出,但寤寐二相乃是随身体之内,肉团心开合而成。肉团心是肉质,状如倒挂莲花。寤时则开,寐时则合。如果离开这寤寐开合二体,那这觉知性,就等于空中花,毕竟没有能知之自性了。

 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

 假若是从虚空生出,虚空本来属无知,纵然是有知,亦 虚空自知自觉,又何关你意入的事。

 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应该明白,意根以及所对法尘,都是虚妄相,然其性则真。因是属如来藏性,其体不变,故此不是从因缘生。如来藏性其用随缘,故此不是自然性。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六根和六尘相对的时候,就叫做十二处。为什么我说十二处也是如来藏的妙真如性呢?

 阿难。汝且观此只陀树林。及诸泉池。于意云何。此等为是色生眼见。眼生色相。

 阿难!你现在先看这个只陀树林,里面的树木花草和泉池等物象,你以为这些东西,是因有色尘才会生出眼根的见性,还是因为有眼根,才会生出色相呢?

 阿难。若复眼根生色相者。见空非色。色性应销。销则显发。一切都无。色相既无。谁明空质。空亦如是。

 假如由眼根生出外境之色相,则眼具生色之性。但你观虚空时,虚空全无色相。那么,所生之色相既无,那个能生之色性即眼见,亦应消灭了。消灭则显出什么都没有,无色相、无空相,何人又能明白那便是虚空呢?你若同样的分析眼根生空相,亦是这个道理。这是破眼生色相空相之论。因为空和色,都是眼根所对,故佛破之。

 若复色尘。生眼见者。观空非色。见即销亡。亡则都无。谁明空色。

 若说外之色尘,能生内之眼见。若没有色尘,眼睛便看不见。但观空时,并无色相。这时,能生见之色尘已灭,而所生之见亦应销亡。见既销亡,则一切都没有了,什么都看不见。又谁来明白什么是空?什么是色呢?这里是破色生眼见论。

 是故当知见与色空。俱无处所。即色与见。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你应当知道,能见的眼根,和所见的色空,俱无一定的处所。因为眼不生色,则色无处所。色不生眼,则见无处所。根尘皆无,则色尘和眼见,亦全属虚妄。故这不是权教二乘所计之因缘,亦非外道所之自然性,这都是从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表现的。

 阿难。汝更听此只陀园中。食办击鼓。众集撞钟。钟鼓音声。前后相续。

 前边佛已解释眼根与色尘之关系,现在说耳根与声尘。阿难!你且听这只陀园内,饭菜办好,用饭的时候便击鼓。大家集合的时候便撞钟,钟声与鼓声,前后相续。

 中国大丛林,可容数百至数千僧伽,故食饭时,一定要打板敲犍槌,以便散住各寮房之僧众,都能听见,一齐集斋堂来吃饭。出家人吃饭时,都要穿袍搭衣,十分严肃,大家都持不语戒。同时亦是食不起座,由行堂来代添饭添菜。从前有一老居士,已受五戒,并持食不语戒。可是他把五戒都犯了,只存食不语戒还未犯。有一晚他梦见食不语戒神对他说:“你既五戒俱破,为何不破食不语戒,让我亦可跑开?”老修行醒后,才知守戒便有戒神保护,所以即再找明师,重授五戒,从此严守不犯,终亦成道。

 至于食饭时打鱼头木板,亦有来源。据说:从前有一恶人,死后堕落为海中大鱼,其尾巴大而坚,状如大树,专门拖翻来往船支。后由一阿罗汉教化并超度它,便把它的尾巴树刻成鱼形,以作寺里食饭时打板所用,代它消除业障。这仅是传说。又因鱼眼昼夜不闭,警惕修行人少睡觉多用功,有此作用,所以在念经或持咒时,一定要打木鱼。

 于意云何。此等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

 你的意思以为如何?此等钟鼓之声,是来到你耳边,还是你的耳根跑到声音那边去?

 阿难。若复此声。来于耳边。如我乞食室罗筏城。在祗陀林。则无有我。此声必来阿难耳处。目连迦叶。应不俱闻。何况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沙门。一闻钟声。同来食处。

 阿难!若说声音是来到你的耳边,就如我往丰德城托钵乞食,这只陀林就没有我的踪迹。声音既来你耳边,那么大目犍连和大迦叶就应该都听不见才对呀!但他们都听见,甚至连其中一千二百五十比丘,都听到钟声,同来食处。

 若复汝耳。往彼声边。如我归住祗陀林中。在室罗城。则无有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击鼓之处。钟声齐出。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

 若说你的耳根跑到鼓声的旁边,就如我乞食回来,住只陀园内,丰德城就没有我。既然你的耳根跑到鼓声旁边,那么同时击钟,你就应该听不见,何况还有其他象、马、牛、羊种种声音,你都可以听到吗?你只有一个耳朵,怎能听到这样多的声音呢?

 若无来往。亦复无闻。

 如果无声来耳边,耳不往声处,则根尘两不相遇,亦就无所听闻了。

 既无来往,如何成闻?其实如来藏性是周遍法界,就如无线电,在月球广播,地面随时能收听。彼处一说,此间即闻。如同室内谈话,一样清楚,哪有来往之相?这证明根性周遍,托缘便显。性本来是周遍的,只是托缘而显出,不是藉缘而生。尘性亦是一样。

 是故当知。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你应当明白,耳根的听觉和音声之尘,俱无内外一定处所。即听与尘,二者皆无自性,皆属虚妄。故不是权乘的因缘论,亦不是外道的自然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栴檀。此香若复然于一铢。室罗筏城四十里内。同时闻气。

 现在说鼻根与香尘。阿难!你又嗅此炉中所燃烧的旃檀香(又名牛角旃檀,生于北俱庐洲牛头山中,是一种异香,价值连城,香味殊胜。)如果燃一铢,于室罗筏城里,气味四溢,在四十里内,同时可嗅此香气。(廿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此香还可治瘟疫之流行病,故十分宝贵。

  于意云何。此香为复生栴檀木。生于汝鼻。为生于空。

  你以为这香气是从旃檀木生?是从你鼻生?还是从虚空生?

 阿难。若复此香。生于汝鼻。称鼻所生。当从鼻出。鼻非栴檀。云何鼻中有栴檀气。称汝闻香。当于鼻入。鼻中出香。说闻非义。

 阿难!若是这香气,生于你的鼻子,称作由鼻所生香气,那香气就应该从鼻子出来。但鼻子不是旃檀木,何以鼻中有旃檀气?又既然是你嗅到香气,就应该从鼻吸入才对,如果鼻子能放出香气,而又叫作闻香,这个道理是不对的。

 大家都知香气是从旃檀木所生,为何佛要问香气是否从鼻孔出呢?佛之意不在香气,而是要提示阿难知道,闻性是从如来藏来的,是不生不灭,周遍法界的。

 若生于空。空性常恒。香应常在。何藉罏中。爇此枯木。

 若说生于空,空的本体是恒常不变。香生于空,亦应该恒常存在。又何必藉著炉中来燃烧这旃檀枯木,才有香气呢?

 若生于木。则此香质。因爇成烟。若鼻得闻。合蒙烟气。其烟腾空。未及遥远。四十里内。云何已闻。

 若说香生于木,则此香的本质,因燃烧而成烟。鼻子嗅到香气,那么鼻子就应该充满烟气,但现在烟气,悠悠向上升,并没有多远。而室罗筏城四十里内,为何大家都能够嗅到此气呢?

 是故当知。香鼻与闻。俱无处所。即嗅与香。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应该知道,香尘与闻性,全无一定处所。嗅闻与香尘二处都无自性无本体,故皆属虚妄。如果究其源,不从根生木生,便不是因缘所生法。不从空生,则非自然性。只是从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表现的。

 阿难。汝常二时。众中持钵。其间或遇酥酪醍醐。名为上味。

 现在解释舌根与味尘。阿难!你常在早晨及中午,和大众托钵,各处乞食,在托钵时,或者遇著酥、酪、醍醐这种种上味。(酥酪醍醐,皆从牛乳提炼出来,从乳生酪,从酪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

 佛一代时教,可分为五时八教。五时为:(1)华严(乳);(2)阿含(酪);(3)方等(生酥);(4)般若(熟酥);(5)法华涅槃(醍醐)。佛成正觉后,在廿一天内最初讲华严经,为华严时,如太阳刚出,阳光照在高山。高山喻诸大菩萨,二乘声闻缘觉都不明白,所以说:“有眼不见庐舍那,有耳不闻圆顿教”。佛说华严时,是现千丈庐舍那身,二乘人看不见,依然见佛是丈六金身。华严是圆顿教,所以二乘人听不懂。圆顿教法乳,就比如牛乳,太浓,刚生下的小孩不能喝。第二时说阿含经,亦名阿毗达摩,译作无比经。外道之法都比不上它。这是太阳照山腰时,低地亦可照到,此喻从乳出酪,性不太浓,容易消化,小孩可饮。第三是方等时,太阳将近平地,亦是从酪生酥时。第四是般若时,从生酥至熟酥。第五是法华涅槃时,喻为醍醐,无上妙味。此时日照中天,无论高山低地都可遍照,所以法华经在佛教里是最重要。楞严经是开智慧,及指示修行之道路。法华经则是成佛之经。所谓“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众生依照法华经教义修持,皆可成佛。法华是开权显实,说实在法,除去虚妄,因此法华的道理最玄妙。天台智者大师,最初是读法华而开悟。开悟后,闻印度有楞严经,故每天向西方拜了十八年,祈求得见,但始终未能如愿。可见楞严经亦是佛法中之瑰宝。古来大德祖师对于佛法,真是毕恭毕敬。有拜法华经者,每一字拜一拜,从晨拜至晚,故从拜经而获开悟者甚众。修行方法,有种种不同,只要专心虔诚,便能成功。如果妄想纷飞,怎能与佛法相应?故如果要学佛法,就要放下一切,专心一志来学,才有功效,才有感应。

 于意云何。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为生食中。

 上无上妙味,是生于空中?还是生于你之舌根中?还是食尘中?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祗有一舌。其舌尔时已成酥味。遇黑石蜜。应不推移。

 如说味生于你之舌头,那么在你口中,只有一舌。当食酥时,舌已成酥味,倘若再食黑石蜜时(甘蔗糖色红黑而坚实),你之舌头应该不会变移,而知道有甜味。

  若不变移。不名知味。若变移者。舌非多体。云何多味。一舌之知。

  如果舌头不会改变为甜味,那就不能叫做知味。若能变移,食酥时知酥,食甜时知甜。可是你只有一舌,怎能知道这样多味呢?

  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云何自知。又食自知。即同他食。何预于汝。名味之知。

  常情都以为味生于食物,故佛特破之。

  若说味生于食品,但食品没有分别之识心,乃是无知之物,不假借舌根,就无从知味。纵使能知味,亦属食品自知其味,即是他和他人自食一样,又与你有什么相关,怎可说你舌头是能知味呢?

  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必其虚空。若作碱味。既碱汝舌。亦碱汝面。则此界人。同于海鱼。既常受碱。了不知淡。若不识淡。亦不觉碱。必无所知。云何名味。

  若说味生于空,则空必具有味。你试啖虚空一口,尝尝是什么味道?若虚空是碱味,虚空周遍,既然会碱到你的舌头,也会碱到你的面孔,那么这个世界的人岂不是就如海里的鱼一样?而且虚空是常在,味亦该常碱。既然时常受碱味,就不会知道有谈味了。若不知道有淡味,也应该不知道有碱味。因咸淡两味是相对的,有淡才有碱,没有淡怎能觉得碱?这样结果变成一无所知,怎能叫做知味呢?

  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因此当知味尘和舌根尝性,都无一定的处所。能尝之根和所尝之味,亦无自己本体,都属虚妄不真。如果究其源,不从根生,便不是因缘所生法。不从空生,则非自然性。而是从如来藏妙真如性所表现的。

 

共8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5917个字符
热点图文
近期更新
寺内图览